
不要以為參觀了顧客盈門的“樣板店”后就可以放心投資了,因為“樣板店”有時是加盟總部故意設下的一個套。所以,多去幾家加盟店考察對投資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它可以讓你了解到許多真實的情況。
案例
2009 年,蘇州人汪小姐在一次特許加盟展上被一家經營商業手模(手印)的連鎖加盟項目吸引了,這個項目主要針對嬰兒和兒童推出手模和腳模紀念品。剛剛生完孩子的汪小姐頓時對這個項目產生了好感。不過由于該項目在國內還處于發展初期,了解的人并不多,價格也不便宜,汪小姐便想去實體店看看市場人氣如何。當天下午3 點,接待汪小姐的項目經理很熱情地將汪小姐和其他幾位對該項目感興趣的投資者送到了一家所謂的“樣板店”參觀。
該店面位于蘇州市中心繁華路段,汪小姐發現,她在店中逗留的半小時內,先后有不下30組客戶進店,其中有10多組客戶下了單,這種小眾化商品能有如此高的人氣,大大出乎汪小姐的意料,也堅定了汪小姐決心投資的想法。
然而當汪小姐自己的店鋪開起來后,卻發現進店瀏覽的顧客雖然不少,但真正掏錢購買的顧客少之又少,由于門店開在市中心,店面租金很貴,堅持了半年的汪小姐最終只能無奈選擇關店。
分析
有些加盟總部為了吸引加盟商,會告知其自己已開出的樣板店多么有人氣,并免費送有意加盟的客戶前去樣板店參觀。殊不知,這類所謂“加盟樣板店”很可能只是為了吸引加盟商而故意開設的“托兒店”,盈門的“顧客”中有很多就是公司員工或雇來撐場面的“托兒”。
不過“托兒”也不可能全天候預備“表演”,為防止加盟考察者“暗訪”,有些加盟總部便抱著“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想法,故意在租金很高、人流很密集的黃金地段開設門店,并且把商品價格壓得很低,故意通過不賺錢甚至虧本的方式造成消費者趨之若鶩的景象(常用于奶茶鋪等快餐行業),讓加盟商誤以為這個加盟項目人氣很旺。等加盟商上鉤后,加盟總部就只顧收取加盟費、管理費,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了。
為了對付這種情況,投資者除了走訪加盟總部主動告知的樣板店外,最好再私下隨機走訪幾家其他加盟店。除了可以目測門店客流量外,還能以顧客的身份去體驗加盟店的服務和商品,各家門店的服務和產品是否做到了統一標準、無可挑剔,和加盟總部的宣傳是否有出入,并且可以通過有技巧地和加盟店工作人員的隨意攀談來獲取該加盟項目的真實經營情況。不管是什么連鎖加盟項目,直接去門店考察所得到的信息永遠比其他任何資料和宣傳更加真實可信。
點評
我國法律規定,企業要進行連鎖經營,必須要有20家店面才能吸引別人加盟,并且還必須保有自己的直營店。因此在考察門店時,投資者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加盟店和直營店之間的產品和服務是否有明顯差別,如果差別明顯,則意味著該加盟總部對加盟店的支持和管理較薄弱,加盟后恐怕難以達到直營店的經營績效;二是該加盟總部的門店數量是否達到了法定數量,如未達到(或宣稱達到,實際未達到),便說明該公司并不具備開展連鎖加盟的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