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人們往往只愿意關注成功者臺上一分鐘的輝煌,不愿意去觸碰臺下十年的辛苦。同樣,對做企業的人,人們關注更多的是他們的財富和奢華的生活,但是這些外在的東西都是一種表象,掩蓋了他們內心的孤獨,而孤獨是每一個創業者都必須面對的磨難。人生最大的敵人莫過于孤獨,誰能戰勝它們,誰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雖然交通、通信、資訊越來越發達,但是人卻越來越孤獨。如果只是孤獨,你還有方向,哪怕只是跟著別人走。但是老板不僅是一個人走,他還不知道往哪里走,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坦途還是火坑。曾經有一個老板很真誠地說:“馬院長,我請你做顧問最大的目的就是你在旁邊幫我看著點就行。”很多時候很多事情老板是沒法兒和別人商量的,長時間的孤獨使他不敢確定他的判斷和選擇,這個時候需要有人能告訴他:可以往前走兩步。所以做企業的人有必要選擇與自己同行的人來克服這種孤獨。
與合伙人同行
很多人說合伙人不好找,那是因為你總想找到最完美的那一個,卻忘記了這個世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人,我們自身也是不完美的。所以找合伙人應該“先結婚后談戀愛”,在大的、原則性問題上感覺差不多就可以先結婚,把股份分分,然后再去戀愛、磨合。
找到合伙人,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還要學會經營,就像婚姻一樣。有人是創業時就幾個人搭伙,有人是自己走了一段以后找到搭伙人,不管是哪種情況,你都要學會分股份,既要保證合理、公平,又要保證自己的絕對控制權。分錢、分股份是一門學問,并不比掙錢更容易。可中國人往往受武俠小說的影響,講義氣,一開始就把股份全部都分了,而且還是平均分,殊不知這樣做會給未來埋下非常大的隱患。剛開始,合伙人會感激你,但是很快他就會認為那本來就應該是他的,一旦他不服你,你才發現,你不是大股東,沒有絕對控制權,這公司你說話不算了。這個時候就會非常麻煩。我有不少學生就因為股份沒有分好而陷入困境。
在中國還有一個普遍現象,很多人找不到合伙人又不愿意一個人走的時候就和老婆一起走,也可以,但是這樣的弊病就是家和單位不分,容易產生矛盾,解決不好會很累。不管是和股東搭伙還是和老婆搭伙,都是一樣的道理,就是共患難容易,同富貴難。沒錢的時候大家目標很單一,就是掙錢,有錢的時候就各有各的想法,錢怎么花,這就可能想不到一塊兒了。也就是說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焦點轉移了,誰都想按各自的想法對公司進行管理,所以和合伙人同行到一定坎兒就需要上臺階了。
與“江湖大哥”同行
與合伙人并行存在的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有人在創業時找了一個“江湖大哥”。這人或者是親戚或者是政府退休官員等,多少有點影響力。創業者社會經驗不足,人情世故不大懂,這個時候他可以幫你,但是他也只能陪你走這一段,不可能陪你走很遠。所以和“江湖大哥”的關系處理上要把握好,搞不好的話,以后麻煩會很多,因為這樣的人往往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江湖大哥”懂點人情世故、有點政府關系,但是一般情況對企業管理一塌糊涂,但他自己會認為他比你懂管理,所以他會插手你的企業,干涉你??墒撬氖切姓芾?,是官場的厚黑管理,和企業管理是兩碼事。而且通常人有一個毛病,會人為放大自己的功勞,哪怕他只給你說過一句話、出過一個點子,而且你還沒用,他也會到處宣揚:想當年沒有他你早就“死”了,想當年你很落魄,是他把你扶持起來的等等。“江湖大哥”真正明事理的不多,這是人性的弱點,也是我們的環境所致,因為我們不是一個純市場的環境,是一個關系導向的環境。假如你出于感恩給了他一點股份,或者你被迫給了他股份,你就要面臨很大的麻煩。當“江湖大哥”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干涉公司的管理時,你就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安撫他。
所以一旦找到“江湖大哥”,寧可按月給他顧問費,也不要給他股份,因為他是階段性陪你走路的人,理性地給點顧問費,將來關系好處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聘請顧問
當創業步入正軌,公司有了一定發展,就需要考慮找顧問來幫忙。因為顧問是專業人士,又非常理性,能夠幫你把握方向、完善基礎管理。聘請顧問實際上就是借助外腦來實現自己組織的目標,我做了多家企業的顧問,確實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聘請顧問一定要找專業人士,最好是請管理專家或者本行業的老大。有句古話叫“問路要問過來人”。你在創業路上遇到的問題他們早就經歷過、見識過,一眼就能看出問題的根本所在和解決方案。比如有個企業制度錯了,把分錢的規則定歪了,年底一算賬,發現被人給涮了,虧死了,兩個高管也走了。還有一個企業,幾個股東一樣的股份,沒有工資光有分紅,這就意味著干多干少一個樣,所以大家都不干活,光等年終分紅了。如果一開始就有外人給你看著,就不會出這么大的問題,走這么大的彎路。
律師或者會計師可以從專業角度幫你規避風險,但是他們對管理不精通,不會在管理方面起太大的作用。如果你的企業規模還達不到,這方面的顧問可以不請,但是管理方面的專家和本行業的老大,是有必要請的。黃光裕創業時就請了管理學專家趙建華教授做他的顧問,成功創建了國美電器這個家喻戶曉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
對小的創業者來說,可能會顧慮聘請顧問是不是會花很多錢。其實不需要擔心,能做你顧問的人,一般不會在乎錢,他們關注的是你值不值得幫,如果他看好你,看好你的公司,他甚至不要錢也會愿意幫你,而且越是優秀的人越愿意和別人分享。如果經過多年磨合,你不愿意給錢,或者你給不起錢,那就給一點點股份,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聘請外部董事
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就必須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才能讓企業上新臺階,創業者必須有這個意識。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關鍵一步是成立董事會,董事會有一個關鍵的職位就是外部董事(包括獨立董事)。設立外部董事席位,聘請管理專家或者本行業的領袖或者金融專家擔任獨立董事,很有必要。福耀玻璃集團就曾經聘請中國第一位審計學博士李若山、經濟學博士吳世農、管理專家仝允桓做獨立董事,泰山管理學院也聘請了中歐商學院的創始人之一李月慶擔任獨立董事。獨立董事是有表決權的,而顧問沒有。
董事會下還要成立兩個關鍵的委員會,一個是戰略委員會,一個是薪酬與提名委員會,或者叫薪酬考核委員會,使完善公司治理、制訂公司戰略、培養人才、對高管的績效考核等更加科學和規范,使決策更加理性。
成立董事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創業者們不會被親情和感情綁架,俞敏洪是用了20年的時間才明白過來的。沒有董事會時用感情說理永遠也說不清楚,只要有一個人反對,你就不知道怎么是好,有了董事會用投票說理卻是非常清晰的,只要投票過半數就可以通過。
加入私人董事會
如果創業者擔任董事長還好,壓力會小些,如果擔任總經理,就還要面臨很大的壓力,因為每年開董事會的時候他要給董事會述職,董事會要給他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他面臨困難該怎么處理,誰幫他解決?
國際上流行一種很好的組織叫私人董事會,就是十來個非競爭領域的同等規模的企業老板,再加上一個專家顧問,成立的一個比較私密的組織。因為是同等規模,所以他們之間的問題都是相通的,在這種組織當中他們之間相互學習,而且專家可以給你輔導。“泰山產業研究院”民間俗稱“泰山會”,就是這樣一個私密個人組織,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互助組織,會員都是國內達到某種量級的民營企業家,比如四通集團段永基、聯想集團柳傳志、萬通集團馮侖、巨人集團史玉柱等。“泰山會”的會員中,也有頂尖經濟學家,比如吳敬璉。當年史玉柱東山再起,他首先感謝的是“泰山會”這個娘家在關鍵時救了他一把。也有一些零散的民間組織無意間組成了這種模式。比如山東齊河有一家企業老板,十多年前,把公司從鄉鎮搬到縣城,人生地不熟,就找了十來個同等規模的創業老板,每個月定期聚會、學習,無意中形成了一個互助組織,期間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十多年過去了,每個企業都發展得很好。
最近私人董事會走紅,不少培訓機構、俱樂部開始打著“私人董事會”的旗號做活動,但是如果沒有合格的教練,那么活動的品質一定會良莠不齊,如果加入了不懂流程設計的私人董事會,保密機制沒有做到位,可能帶來不少負面效應。所以,創業者再孤獨,也要保持理性,保持最起碼的判斷力,不能亂打亂撞。
企業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老板成熟的過程,老板成熟的過程就是一個學會系統借助外力的過程。創業路上的孤獨一直都在,只是不同的時期會有感受不同的孤獨,關鍵是你要學會找到對的人和你同行。即便是長途跋涉,旅途勞累,一樣可以欣賞到一路風景,一樣可以賞心悅目,關鍵看你和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