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成功連鎖企業選址思維已經從傳統的“選址”過度到“搶址”。所謂“搶址”是指在城市優質的店址處于相對稀缺的條件下,企業要想獲的好的店鋪位置,必須主動提前對城市進行全面布點分析,把優質的店址納入自己的監控范圍之內,隨時觀察,找準時機進入。現代商圈店業態繁多,競爭激勵。越來越多的企業結合自己的業務模式開始考慮在社區布點。而在社區布點通常會采用“網格式”的布點戰略與“堡壘式”的布點策略,即是在開店選址的過程中必須從面到圈到點,層層推進,系統布局,不放過每一寸土地。
連鎖企業要想做好開店選址必須結合社區店業務模式定位,找出目標消費者聚集地,并且找出衡量選址的關鍵成功要素,通過把這些要素分解為可以操作化的指標,并對這些指標進行實地調研和量化評估,以此才能挖掘到優質的門店資源。
整個操作化過程主要分為三步:第一步就是要配合渠道拓展而采集城市經濟、人口、社會信息,發展規劃數據與資料以便對該地區的情況有個宏觀面上的了解,這個了解不僅僅是對選址,對門店業務未來的銷售推廣也會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們知道要全面的獲得本地區準確的數據,必須借助政府統計年鑒;或者是樣本較大,抽樣較廣的社會調查和消費者調查。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一樣可以采用一些比較簡單的方法,提取若干個選址的關鍵成功指標,比如采集城市樓盤信息、行業零售點、城市商圈,然后在此基礎上繪制城市社區商業地理圖,根據樓盤的價位和密集程度以及與商圈的結合度來進行篩選。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準確的把握城市現有的可以進入的社區,同時也能夠把那些有足夠購買力,但是目前商業氛圍尚未成熟的社區也納入觀察范圍,從而就可以描繪出整個城市目標社區的進入層次,以此來指導我們的具體選點。
其次,在城市社區第一輪圈選之后,我們要對社區的經濟性、競爭性、發展性入手進行細致的評估,在這里我們把這三大維度可以理解為社區某產品服務需求狀況、社區某產品服務的供給狀況、還有未來的供需狀況。
社區的經濟性,主要是考察社區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量,要得到這個指標我們一般可以通過社區人口總數和社區的消費能力來去推斷。如何去考察他們?通常情況下可以選取一些能夠簡單測量的指標,比如從住戶、年齡結構和人口流動性,可以反應該地區的人口狀況;從房價、私家車、周圍銀行、學校、超市、7-11的數量可以較為容易判斷到該社區的消費能力。
社區的競爭性,主要是去考察社區可能構成的業態競爭格局,一般來說是指同類產品,其他品牌專賣店在社區里的開店狀況。這些因素可以去判斷社區的有效供給的狀況,同時也是社區選址的風險所在。我們盡可能要尋找沒有競爭品牌存在的社區。
社區的發展性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體系,很多成功的社區店當初在選址的時候,該區域并非十分火爆,社區商業也未必成熟,但是其背靠在建的大型高檔樓盤、購物中心,未來可能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商業圈。如果我們能提前判斷、并有所準備,在合適的時候進入,就能達到低價介入的良好效果。
最后,在同一個社區,可能存在著ABCD不同層次的店鋪點,我們將尋找把“堡壘”修在哪個點上。把握住此“關鍵點”,是社區選址完全成功的最終臨門一腳。對于具體店鋪的評估,主要區從外部性和內部性入手,所謂外部性是指店址外部的環境,包括門店的交通流量、與周圍商鋪的相容性、所處的地點進入的難易程度等。其中人流量和車流量是最能衡量門店可接近性的重要指標,必須要做較長時間和周期的實地調研工作,才能取得較高的信度。
店鋪的內部性主要是指店鋪內外的結構,還有在租賃過程中的成本:租金、轉讓費、裝修費等。在準確了解店址狀況之后通過對目標店址的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可以評估出目標店址的優質狀況,同時可以簡單核算開店的投資回報率。成本評估較為簡單明顯;收益預測可以通過下面公式計算得到:目標店需求量=社區產品服務預計需求量*相關權重+社區產品服務實際流動需求量*相關權重
社區預計產品服務需求量在第二步調研可以獲得,即是該地區消費人口的理論消費量,比如該社區有1萬戶,每戶每月消費某產品10元,那社區理論消費總量就是每月10萬元;實際需求量通過人流可以測算;權重根據地區差異有所不同。
以上三步法是達成社區“搶址”行之有效的方式,我們說這種方式區別與傳統的選址方式主要體現在:一,它是一種主動型的選址工作,不是有空鋪信息之后我們再去考察周圍情況,而是我們先看哪些地方適合開店,然后再去尋找店鋪;二,這種工作是種長期性日常性的,支持正確選址的大量數據統計來源于我們在平時工作中日積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