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敏洪說,創業者兩件事情我是不太喜歡的。第一個是,上來就說俞老師只要你給我投錢,我保證三年以后給你一個上市公司。第二個,我不喜歡聲稱想要快速做成事情的。
我的演講題目是如何選擇值得投資的創業者,之所以選擇這個題目是因為我本人身份的轉型。我本人首先就是一個創業者,在20多年前開始了新東方的創業歷程,將新東方打造成了在美上市公司。后來我發現,只要是你想創業,就不可能一次成功永久享受,只要你走上了做企業這條路,就要不斷奮勇前進。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兩年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由一個不太懂移動互聯網的人,到在50歲的今天轉型成一個對互聯網,尤其是互聯網和教育的結合進行深入研究的人。
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在十幾年前就在做與年輕人創業相關的事情了。剛才一個朋友還跟我說,十年前就聽過我的演講,并且引發了創業的夢想。從當時對年輕人的評論、指點到今天做真正服務于中國創業者的洪泰基金,這也是我自己身份的轉型。
我的想法是,以我現在這個年齡,再真正深入到科技一線,或者真正有突破性地創造一個商業模式,這樣的可能性遠遠小于我把錢交給年輕人去做,這樣更加能夠為中國的創業創新貢獻力量,也可能會有新的科技成果或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公司涌現出來。
最看重這樣的創業者:樂觀主義、自我認可、舍得放棄
我想先談談我會投資什么樣的創業者這個問題。
首先,我投的這個人必須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所謂的樂觀主義是他必須對事業的發展有信心,尤其對中國的發展有信心,必須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認可。中國近幾十年起起伏伏,經歷了各種困難和挫折,但卻是一個不斷向上發展的時代。我本人從來沒有起過到國外生活的念頭,或者說過多考慮個人晚年享受的事情。我覺得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參與這個發展的時代,如果有可能的話,去引領這個時代。
通過創新創業這件事情來發展和引領這個時代,是最好的一個切入口。對于我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本身對于這個時代表示懷疑,我就不會給他投資。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他對時代表示懷疑,意味著他看到了時代某些讓他不舒服或失望的地方。我覺得任何一個事情只要你對它表示失望,這件事情就沒法干下去了。
我自己本人1991年從北大出來開始創業,這一路遇到了很多事情。當時鄧小平還沒有南巡講話,但我依然相信中國的發展一定會不斷前行。所以,我希望大家理解的是,我們中國現在出現的一些現象,包括誠信體系不完善、反腐路上的障礙、社會結構調整等都是飛速發展的社會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如果你遇到一個必然會出現的問題時選擇退縮,生活就沒法過下去了。就像結婚以后夫妻之間一定會發生矛盾,因為有矛盾你就不想過了,你就想離婚了,那就永遠不會有家。
第二,我覺得所有的創新創業都是創業者對自己的認可。首先你得要學會認可自己,認可自己是相信生命終會燦爛。我常常說人生有兩種過法,一種比較平庸地度過,比如說很多白領階層或者我周圍有一些朋友都不愿意放棄自己擁有的那點東西,那么也許可以過得很舒服也很平穩,但是卻沒有奇跡發生。
1995年底我到美國去,當時大概拜訪了七八位大學同學,我跟他們說我在中國做了一個新東方,還不夠大,你們回來跟我一起做大,做大以后我們一起分享成果。很多人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做失敗了怎么辦?但是王強、徐小平這些人就說,你在大學期間是挺沒出息的一個人,你都做成了事情,那我們回去肯定能做得更大。所以,他們就回來了,而且沒提過開多少工資的問題。我的另一位在美國的同學也特別想回來,他說老俞你只要每年給我一百萬人民幣的工資我就回來,我說現在新東方一年的利潤都沒到一百萬,我怎么可以給你開一百萬的工資呢?結果就沒回來。等到2006年新東方在美國上市了,回來的同學都變成了億萬富翁,那個同學后來說,老俞我當初真應該跟你回去。
我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想當初,因為當一切都已經為你準備好了,你再選擇,那就不叫選擇了。所謂的選擇是在有風險的時候,你對自己的生命抱有希望,你對自己的事業抱有希望,你對與朋友的合作抱有希望,這是一種對自己的認可,也是對時代的認可。如果你沒有冒險參與一件事情的激情,那么你就不可能享受在這個時代和一幫人做事情的成果。
第三,創業是一個辛苦的過程。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創業成功,事實上有很多人出來創業結果是失敗的。我覺得我比較幸運,新東方從只有13個學生的一個班做到今天的累計面授2000多萬學員。阿里巴巴是馬云做的第五個公司,他跟我一樣從大學老師開始干,也做培訓班,他第一個班招了20個人,我只招了13個人。兩年以后我已經到了5000個學生,馬云還是20個人,所以并不是說某一件事情你沒有做大就意味著你沒有做大事情的能力。后來我仔細分析了馬云為什么能做大,他就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后變成了一個大事業。也可以說馬云對自己的生命從來都有期許和期待,他身上那種熱情從來沒有消失過。
我覺得盡管創業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意味著你會放棄原來很多東西,意味著冒險、挫折和失敗,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去經受這樣的挫折和失敗,你不愿意放棄原有的生活,就意味著你永遠只能在平庸的道路上走下去。就像我剛才說的大學同學,盡管他現在在美國大學也是一個不錯的教授,但是卻失去了參與中國這個轟轟烈烈時代的機會,我覺得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你的放棄就意味著你也在同時放棄平庸走向創造,放棄迷茫走向堅定。當然了,也可能放棄以后你什么也得不到,依然是從平庸走向平庸,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反正你是平庸的,所以從平庸走向平庸,總比你一直待在那個地方平庸要好,因為你至少已經走過了。
不喜歡這樣的創業者:只想賺錢、急于求成
創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創業者兩件事情我是不太喜歡的。第一個是,上來就說俞老師只要你給我投錢,我保證三年以后給你一個上市公司。我就跟他說,我要的不是上市公司,我要的是你是不是做了有意義的事業,這個事業是不是給社會增加了價值,完成了以上兩點,如果你能同時把它做成一個上市公司,我會非常開心,但是如果你沒有做成上市公司,依然在為社會做貢獻,我也會非常開心。
我投的是一個事業,我投的是你這個人能為世界帶來的某種增值,而不是給我本人帶來的錢財。坦率地說,我要是為了個人享受,我就不用再去投資創業,況且還要承擔投資失敗的風險。我要的是參與你生命的燦爛,因為我的生命燦爛過了,再次燦爛肯定有困難,所以你生命燦爛就等于我生命燦爛,我要的是這種感覺。所以你不要告訴我可以為我帶來錢,帶來錢是OK,但是我更希望你帶來別的東西。告訴我俞老師只要給我錢,我就能給你掙更多的錢。這是我不喜歡的。
第二個,我不喜歡聲稱想要快速做成事情的。幾個月前我就提醒我投資的創業者,很好拿錢的時候不要隨便亂花錢,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你根本就預料不到,第二天你就可能融不到錢了。話音還沒落,股市的波動就出現了,投資者開始頭腦變得冷靜了。緊接著很多項目拿錢的時候,就比原來要困難很多。
我喜歡的是循序漸進,一點一滴去把事情做大的人,這和創新變革并不矛盾。FACEBOOK在做大以前,也只是在自己的房間里做了兩年大學的網站。新東方做了3年,也就是1年只有5千個學生,但是現在每年是300萬學生在新東方學習。事情是一點一點來的,你的生命一輩子只要把一件大事做好就夠了,并不是說兩年就做成一件大事,一輩子做成100件大事,這樣的人我反正沒有發現。
創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創業沒有最后的成功,只有不斷的進步。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管年齡多大,也依然在天天想著繼續創業,柳傳志、張瑞敏也是這樣。前天我還跟柳傳志、張瑞敏在這里與李克強總理見面。海爾的創業創新是非常厲害的,柳傳志把聯想集團送上市了,又把聯想控股送上市,所有投資的項目都是創新創業項目,每個人都在想著如何讓自己生命的燦爛得到延長。馬云和馬化騰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既是競爭者又是合作者,推動了中國現代移動互聯網往大數據、云計算發展的偉大人物,但是他們每天都在想著第二天是不是會被競爭對手超越。大家可能會想,像新東方這樣的傳統行業,只是一個培訓機構,但是現在新東方技術人員已經接近500人。
所以你不要想一下子就成功了,何況你們作為年輕人,我覺得更加可以輕裝上陣,最后,能夠通過自己的事業走向更遠的未來,這非常重要。盡管我們有的時候也會感到很疲憊,但是當面對未來世界的時候,依然會感到興奮。我常常說,如果面對未來世界依然感到興奮,我自己就還是一個創業者。
創業最重要的三件事:堅持理想、走正道、突破創新
創業需要什么?首先,創業需要堅持,最重要的是堅持理想,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創業不是為了錢,是為了某種理想的實現。盡管我做新東方最初確實是為了錢,因為出國留學沒有獎學金,希望自己掙學費。但是,當我發現生活費已經解決了,甚至出國的學費也已經解決了的時候,我選擇的放棄出國學習,原因是我突然發現,每天幫助年輕人成長,讓年輕人的考試能夠多提高一分,使他們能夠爭取到世界名牌大學的機會,這件事情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我本人能賺多少錢。所以到今天我還在堅持做新東方。我覺得這是我堅持理想的最好標志,因為在這個20多年中,我有很多機會去做賺錢的事情,比如投身房地產,之所以沒去做,就是我剛才說的一句話,人生只能做一件大事,我認為這件大事對于我來說就是教育。
第二,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方法和路徑。如果一些政府領導干部真正有政治理想,就永遠不會走上歪路,因為我認為,一個人的政治理想和政客理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人想當官的理想和想要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又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做企業也是這樣的,想賺錢是低境界,想通過自己的企業為社會做貢獻是高境界。所以馬云希望能夠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化騰希望中國乃至世界所有人的交流沒有障礙,李彥宏希望千萬信息一搜即得,俞敏洪希望通過教育來改變普通人的卑微人生,讓他們走向輝煌。這都是理念的引領,只有在這樣理念的引領下,后面所做的事情才會正確。
最后,我也希望所有在座的創業者,能夠不斷突破,而不是模仿。我從去年到今年大概至少看了上千個創業項目,真正有創新意識、有突破意識的項目,坦率地說不到10%,真正有科技創新突破的不到5%。中國未來的發展既要商業大盤子的發展,但更加需要我們真正有創新的項目帶來中國高科技的突破并引領世界科技浪潮。我想對在座的各位創業者說,哪怕再艱苦一點,如果你有真正的高科技創新項目,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是國家的希望所在,也是我們中國的創新公司能夠趕上并且超過世界創新公司的關鍵所在。
此外,在這么一個比較喧囂的世界中,我希望在座的創業者保持自己的家國情懷。情懷是一個已經被用爛的詞,但是當我一個月以前在清華大學做家國情懷的報告后,我依然受到了清華大學學生的熱烈歡迎,這篇文章在網上的點擊以百萬計的速度在流傳。那表明了什么呢?其實每一個人都不想蠅營狗茍地讓自己卑微一輩子,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夠跟家庭、國家、民族、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如果一個創業者能向我展示以上所說的素質,那么只要其中有兩三個點讓我感到眼睛一亮,我會毫不猶豫地把口袋里的錢掏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