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者要先盡可能全面客觀地判斷自己的想法是否值得創業,以及是否具備成為企業家的條件。這是大前提,因為創業一旦開始,很難回頭。
1、定商業計劃
一個合理的商業計劃能夠幫助想法落地。作者列出一些數據,在擁有完整商業計劃的人中有36%的人獲得了貸款或投資、64%的公司實現了業務增長,比例大大高于沒有做計劃的人。
商業計劃是對公司未來的書面描述,創業者要概述自己想做什么,以及在最初3到5年內打算怎么做。制定商業計劃必須是創業清單上的第一項,創業者應以此為依據,討論財務等其他問題。
2、找資金
起步時非常需要資金。不同行業的啟動成本不同,創業者需要考慮場地、設備、員工工資和管理費用等各個方面,多總比少好。數據顯示,絕大部分來自創業者自己的口袋。因此,創業者要有心理準備,做生意的成本比人們想象的還要高得多。
找投資人需要技巧,沒有創業者想在剛起步時就放棄很多股權。同時,投資者也沒有時間仔細讀完整個創業計劃,創業者需要學會快速有效地闡述自己的想法。
3、形成朋友圈
絕大多數初創公司都是小型團隊,沒有資源聘請很多人,但在實際工作中,你需要很多人的幫助,比如律師、會計和財務顧問。
如果能和他們交上朋友,就可能節省下很多成本。因此,有意識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并和他們達成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
4、物色辦公場所,創建網站
無論是辦公室、零售店還是工廠,創業者都需要購買或租賃場地。按照經驗來說,租賃場地需要的成本要比購買多,因此創業者要在商業計劃中優先考慮購買場地的可能性。先設法獲得資金,這在長遠看來是一筆劃算的交易。
除此之外,任何業務都需要創建一個網站。如果客戶在網上搜索你所在行業的服務,他們能看見你的官方介紹。
5、成為營銷專家
就算你有世界上最好的產品或服務,但如果沒有人知道,創業就不會成功。市場營銷永遠不會早,千萬別等到業務啟動的那一天。
營銷的方法非常多,不要固守老派的思維模式,要去努力適應新趨勢,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平臺。請記住,如果你連營銷手段都跟不上潮流,業務上肯定不會有多大創新。
因此,作為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創業者要舍得投入營銷資金,同時也要制定詳細的策略,分配預算。
6、積累客戶資源
在完成上述步驟后,就可以開始做生意了。對于實體店和電商企業來說,讓客戶購買只是第一步,留住他們更重要。
吸引回頭客的關鍵是客戶服務。它甚至可以說是初創企業的生命線,因為從老客戶那里賺錢更多,也更容易。
7、為不可預見的情況做好準備
創業就意味著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創業者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應對。
業務運行之后可能會停滯,公司發展會面臨高峰和低谷,員工來來去去,創業者決策失誤,甚至可能會遇到無法控制的天災人禍。沒關系,這都是成為企業家的必修——從錯誤中學習。
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么是很重要的,繼續前進,盡你最大的努力確保它不會再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