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貨連鎖是一種商業組織形式和經營制度,一般是指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若干個經營單位,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通過對企業形象和經營業務的標準化管理,實行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
零售連鎖的本義是通過不斷復制形成規模優勢,降低管理成本,最大限度發揮談判力量獲取最優商業條件,建立零售品牌,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贏得更多消費者。隨著商業競爭的逐步加劇,過去偏安一隅的百貨業態也像超市和電器業態一樣被推上連鎖的前臺。
連鎖經營是百貨業態升級的一種重要選擇,比起單體百貨商店,連鎖百貨模式是一種突破,在于從根本上改變了百貨業態坐商的傳統盈利模式。在凈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上,連鎖百貨明顯高于單體百貨商店。
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是百貨連鎖成功的主要原因。進入21世紀以后,大型連鎖百貨公司已經成為全世界營業額最大的公司。其成功發展的共同特征是:在短短的幾十年甚至幾年的時間內以驚人的發展速度迅速形成龐大的經營規模和廣泛的商品分銷網絡,能持久地把握最終市場,從而成為社會再生產的主導者。
目前,不少國家的百貨業巨頭能夠控制本國主要的市場份額,它們幾乎全部都是連鎖公司。百貨商店的經營定位有強烈的本地化特色,但流行時尚和全球貨品采購卻決定了其經營手段仍然與連鎖超市一脈相承,只是服務手段更加精細化而已。
百貨連鎖發展與超市連鎖發展有很大的區別,除了要面對自身的拓展計劃與供應商區域業務發展計劃不一致的問題,即品牌商品資源的屬地化和全球化。百貨連鎖經營的核心是生產要素的集約和標準化配置,主要是品牌商品資源的渠道管理、門店作業的標準化管理和選址定位標準及立地條件的品牌化管理,這樣有利于克服傳統百貨行業單店經營的孤軍奮戰、勢單力薄的弊病,形成對品牌供應商的銷售規模優勢和目標客戶的認同能力,還有利于優化供應商管理,開發商業集團的定牌商品,向上游采購的成本空間要利潤,提升核心競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