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華講特許】賣包子饅頭的準上市公司巴比饅頭的財富傳奇亮點集錦
時間:[2020-08-11]????來 源:未知???? 作 者:特許經營第一網??點擊:
一家只有不到20家直營店、加盟店超過2800家的最常見的銷售包子稀飯等的公司上市,再次讓大家看到了特許經營模式的魅力:再普通或單一的產品或服務,運用恰當的話,都可以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創造商業傳奇和財富神話。
然而,在讓大家眼前一亮的同時,巴比饅頭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亮點呢?比如至少有下面這些是你必須知道的:
1、商業模式多樣化:直營、加盟、團餐這三種形式都有;線上線下同時開啟。
2、加盟是主體。在巴比饅頭的連鎖店網絡中,特許經營的主體是加盟店,數據顯示,在巴比饅頭的近3000家門店中,加盟店占比超過99%。而直營店始終都是16家左右,且多年來沒有增加。
3、單店模式多樣化:店面分為純外帶的街邊店、便利店形式、堂食店等。
4、營業時間:定位是早餐為主,輔助的是中餐和晚餐。
5、產品:從核心產品即包子出發,衍生出饅頭、點心、餡料、粥品、飲品等100多種;產品又可分為現場可用食品、可帶回家保存食品。
為了吸引兒童消費者,巴比饅頭還開發出了小豬奶黃包、開心紅豆包等。
6、堅持創業:創始人劉會平曾三次創業失敗,但他沒有氣餒,反而是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終于修成正果。
7、品牌名稱很重要:原先叫“劉師傅大包”,有些土氣,不太符合現在的主流消費者即80、90、00后的人群,后來果斷改名,叫“巴比”。改名的背后不只是名字的不同,更有企業文化、產品定位、裝修風格、戰略等一系列的改變。
8、全產業鏈:在連鎖店有了一定規模之后,巴比饅頭開始向上游延伸,建立研究中心、工廠、中央廚房等,實現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一條龍,逐步健全產業鏈。
9、標準化:除了店面形式統一之外,對于加盟店,速凍面點成品和餡料等由總部統一配送。而豆漿、粥類、粽子、糕點、飲品等直接向購供應商采購。
10、本地化。其實,劉會平一開始的包子店是完全失敗的,所以,劉會平才開始做市場調研,采用調整口味、延聘當地師傅等方式,成功地實現了產品本地化,并一舉打開市場。
11、上市招募的資金用途。招股書資料顯示,中飲巴比在此次IPO中計劃募資9.5億元人民幣,將主要用于巴比食品智能化廠房、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直營網絡建設、食品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建設、品牌推廣、信息化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8大方面。
12、新媒體廣告的大投入。在中飲股份未來3年總計6000萬元的廣告投放計劃中,70%(即4200萬元)的費用投向包括微信、微博、網紅KOL、社交網站等在內的新媒體渠道;21.67%(即1300萬元)投放到包括機場、高鐵、地鐵、公交站臺、雜志、報紙媒體、CBD、社區廣告、電梯廣告等在內的平面及戶外廣告;此外,主題營銷、產品發布會等活動還有500萬元的預算。(資料來源,財聯社,柴剛《一年營收近10億,網紅“巴比饅頭”要上市了》)
但是,在電視上的廣告費用為零。
13、品質。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劉會平喜歡選“大牌”原材料,比如中鹽的食鹽;海天的草菇老抽;三花植脂淡奶;號稱“上海第一肉”的“愛森肉”;等等。即便是外購的產品,劉會平也更熱愛大牌,比如外采的粽子是五芳齋,盒裝飲品是光明的。雖然這些大牌的價格貴,但卻使得巴比饅頭的產品品質大幅度上升,贏得了消費者。
除了原料要好之外,加工工序也得好,比如青菜從挑選菜葉到做成餡料,要經過分解、浸泡、一次清洗、二次清洗、殺菌、過冷、切粒等七道工序。(資料來源:金錯刀頻道,Diik,《賣饅頭年賺10億!吊打狗不理,開店2600家,中國版“肯德基”絕了》)
為最大程度地保證產品的新鮮、口味和口感,門店在總部配送了食材之后,由門店員工現做、現蒸、現賣,全程拒絕速凍。
一系列追求品質的行為自然會導致巴比饅頭的成本增高,但與因品質提高而增加的銷售量和顧客而言,這些成本增高是值得的。
14、人才。為了發展,劉會平挖空心思地花高價從麥當勞、福記食品等著名連鎖企業撬取人才。
15、平價。與市面上同類產品相比,巴比饅頭的價格屬于典型的平價產品。比如其核心產品包子的價格在2元左右,加上粥品或飲品,一個人的早餐只需3-10元就能搞定。
16、店面面積小。普遍店面面積都在10-20平左右。這樣的面積在選址便利性、房租壓力、裝修費用等上都非常有利。
17、借勢。其實,劉會平搞特許經營還是被騙子給啟發或逼出來的。在他專心于傳統的直營店時,有騙子冒出他的品牌招商,結果被騙的加盟商找劉會平算賬,這倒是啟發了劉會平。然后,劉會平果斷起訴騙子,并因此吸引了大批媒體報道這個案件,巴比饅頭的品牌就此打響。劉會平趁熱打鐵,抓住品牌知名度提升的難得機遇,迅速開展加盟業務。
但是,巴比饅頭也有不好的方面,值得大家警示:
1、加盟店死亡率過高。
紅星新聞記者袁野、吳丹若的一篇報道顯示:2017年、2018年,中飲股份分別增加加盟門店430家、527家,但同期退出的加盟門店分別達到173家、217家。2019年上半年,中飲股份新增加盟店300家,減少157家。加盟店的死亡率最高竟然超過50%。
不管是什么原因,過高的加盟店死亡率說明巴比饅頭的特許經營體系肯定是不健全的。
2、加盟商續簽率不高。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中飲股份2019年上半年到期應續簽門店381家,但是有8家未續簽,流失率2.1%,高于2018年的1.22%和2017年的1.68%。(資料來源:新浪財經,《巴比饅頭A股IPO:依賴加盟模式,IPO前實控人3次分紅》)
加盟商續簽率的持續攀升進一步說明巴比饅頭的特許經營體系存在著漏洞。
3、區域而非全國性連鎖。
巴比饅頭的覆蓋區域主要在華東,并沒有全國范圍的鋪設網點。
招股書資料顯示,其總營收中有91.98%來自華東地區,6.82%來自華南地區,華北地區僅占1%,其他地區僅有0.2%。
包括區域性市場風險(比如湖北地區的周黑鴨在武漢疫情嚴重的時候就損失巨大)、擴展規模有上限、知名度不高、消費者體驗性不全面等在內的區域性連鎖的弊端會影響巴比饅頭的可持續性發展。
4、人才流失嚴重。招股書資料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直營店的店長流失率分別為41.67%、30.77%、23.81%和26.32%,店長的流失率長期處于較高狀態;而同期的員工流失率31.93%、28.85%、31.7%和17.59%,也同樣處于較高的水平。(資料來源:新浪財經,《巴比饅頭A股IPO:依賴加盟模式,IPO前實控人3次分紅》)
5、家族味道濃厚。
創始人夫婦即劉會平及丁仕梅直接和間接控股80%多。在其余股東中,丁仕霞為丁仕梅姐妹,金汪明為公司監事會主席,而呂小平則是金汪明配偶。所以,中飲巴比食品總體而言,“家族經營”的味道十分濃厚,多家媒體也因此稱之為“夫妻店”企業。
家族企業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企業出現嚴重的情況,真功夫、九頭鳥等都已經是不好的先例了。
6、店面形態不足。
比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已經開始采用手推車、移動早餐點等形式去占領更大的市場,而巴比饅頭在這方面的動作依舊欠缺,依舊停留在水泥鋼筋的房屋結構里。
7、面臨多方面的競爭。這些競爭者包括推出低價和24小時服務的洋快餐麥肯們,各地的早餐固定和流動攤販,開始布局早餐和點心食品飲品的便利店,各層次創業人紛紛涌入門檻不高的早餐市場,等等。
面對這些競爭,如果巴比饅頭不采用時下商業模式的主流即李維華所倡導的“特許經營+”時代下的大特許模式,巴比饅頭很有可能像別的網紅品牌一樣興業忽焉、亡也忽焉。
然而,在讓大家眼前一亮的同時,巴比饅頭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亮點呢?比如至少有下面這些是你必須知道的:
1、商業模式多樣化:直營、加盟、團餐這三種形式都有;線上線下同時開啟。
2、加盟是主體。在巴比饅頭的連鎖店網絡中,特許經營的主體是加盟店,數據顯示,在巴比饅頭的近3000家門店中,加盟店占比超過99%。而直營店始終都是16家左右,且多年來沒有增加。
3、單店模式多樣化:店面分為純外帶的街邊店、便利店形式、堂食店等。
4、營業時間:定位是早餐為主,輔助的是中餐和晚餐。
5、產品:從核心產品即包子出發,衍生出饅頭、點心、餡料、粥品、飲品等100多種;產品又可分為現場可用食品、可帶回家保存食品。
為了吸引兒童消費者,巴比饅頭還開發出了小豬奶黃包、開心紅豆包等。
6、堅持創業:創始人劉會平曾三次創業失敗,但他沒有氣餒,反而是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終于修成正果。
7、品牌名稱很重要:原先叫“劉師傅大包”,有些土氣,不太符合現在的主流消費者即80、90、00后的人群,后來果斷改名,叫“巴比”。改名的背后不只是名字的不同,更有企業文化、產品定位、裝修風格、戰略等一系列的改變。
8、全產業鏈:在連鎖店有了一定規模之后,巴比饅頭開始向上游延伸,建立研究中心、工廠、中央廚房等,實現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一條龍,逐步健全產業鏈。
9、標準化:除了店面形式統一之外,對于加盟店,速凍面點成品和餡料等由總部統一配送。而豆漿、粥類、粽子、糕點、飲品等直接向購供應商采購。
10、本地化。其實,劉會平一開始的包子店是完全失敗的,所以,劉會平才開始做市場調研,采用調整口味、延聘當地師傅等方式,成功地實現了產品本地化,并一舉打開市場。
11、上市招募的資金用途。招股書資料顯示,中飲巴比在此次IPO中計劃募資9.5億元人民幣,將主要用于巴比食品智能化廠房、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直營網絡建設、食品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建設、品牌推廣、信息化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8大方面。
12、新媒體廣告的大投入。在中飲股份未來3年總計6000萬元的廣告投放計劃中,70%(即4200萬元)的費用投向包括微信、微博、網紅KOL、社交網站等在內的新媒體渠道;21.67%(即1300萬元)投放到包括機場、高鐵、地鐵、公交站臺、雜志、報紙媒體、CBD、社區廣告、電梯廣告等在內的平面及戶外廣告;此外,主題營銷、產品發布會等活動還有500萬元的預算。(資料來源,財聯社,柴剛《一年營收近10億,網紅“巴比饅頭”要上市了》)
但是,在電視上的廣告費用為零。
13、品質。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劉會平喜歡選“大牌”原材料,比如中鹽的食鹽;海天的草菇老抽;三花植脂淡奶;號稱“上海第一肉”的“愛森肉”;等等。即便是外購的產品,劉會平也更熱愛大牌,比如外采的粽子是五芳齋,盒裝飲品是光明的。雖然這些大牌的價格貴,但卻使得巴比饅頭的產品品質大幅度上升,贏得了消費者。
除了原料要好之外,加工工序也得好,比如青菜從挑選菜葉到做成餡料,要經過分解、浸泡、一次清洗、二次清洗、殺菌、過冷、切粒等七道工序。(資料來源:金錯刀頻道,Diik,《賣饅頭年賺10億!吊打狗不理,開店2600家,中國版“肯德基”絕了》)
為最大程度地保證產品的新鮮、口味和口感,門店在總部配送了食材之后,由門店員工現做、現蒸、現賣,全程拒絕速凍。
一系列追求品質的行為自然會導致巴比饅頭的成本增高,但與因品質提高而增加的銷售量和顧客而言,這些成本增高是值得的。
14、人才。為了發展,劉會平挖空心思地花高價從麥當勞、福記食品等著名連鎖企業撬取人才。
15、平價。與市面上同類產品相比,巴比饅頭的價格屬于典型的平價產品。比如其核心產品包子的價格在2元左右,加上粥品或飲品,一個人的早餐只需3-10元就能搞定。
16、店面面積小。普遍店面面積都在10-20平左右。這樣的面積在選址便利性、房租壓力、裝修費用等上都非常有利。
17、借勢。其實,劉會平搞特許經營還是被騙子給啟發或逼出來的。在他專心于傳統的直營店時,有騙子冒出他的品牌招商,結果被騙的加盟商找劉會平算賬,這倒是啟發了劉會平。然后,劉會平果斷起訴騙子,并因此吸引了大批媒體報道這個案件,巴比饅頭的品牌就此打響。劉會平趁熱打鐵,抓住品牌知名度提升的難得機遇,迅速開展加盟業務。
但是,巴比饅頭也有不好的方面,值得大家警示:
1、加盟店死亡率過高。
紅星新聞記者袁野、吳丹若的一篇報道顯示:2017年、2018年,中飲股份分別增加加盟門店430家、527家,但同期退出的加盟門店分別達到173家、217家。2019年上半年,中飲股份新增加盟店300家,減少157家。加盟店的死亡率最高竟然超過50%。
不管是什么原因,過高的加盟店死亡率說明巴比饅頭的特許經營體系肯定是不健全的。
2、加盟商續簽率不高。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中飲股份2019年上半年到期應續簽門店381家,但是有8家未續簽,流失率2.1%,高于2018年的1.22%和2017年的1.68%。(資料來源:新浪財經,《巴比饅頭A股IPO:依賴加盟模式,IPO前實控人3次分紅》)
加盟商續簽率的持續攀升進一步說明巴比饅頭的特許經營體系存在著漏洞。
3、區域而非全國性連鎖。
巴比饅頭的覆蓋區域主要在華東,并沒有全國范圍的鋪設網點。
招股書資料顯示,其總營收中有91.98%來自華東地區,6.82%來自華南地區,華北地區僅占1%,其他地區僅有0.2%。
包括區域性市場風險(比如湖北地區的周黑鴨在武漢疫情嚴重的時候就損失巨大)、擴展規模有上限、知名度不高、消費者體驗性不全面等在內的區域性連鎖的弊端會影響巴比饅頭的可持續性發展。
4、人才流失嚴重。招股書資料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直營店的店長流失率分別為41.67%、30.77%、23.81%和26.32%,店長的流失率長期處于較高狀態;而同期的員工流失率31.93%、28.85%、31.7%和17.59%,也同樣處于較高的水平。(資料來源:新浪財經,《巴比饅頭A股IPO:依賴加盟模式,IPO前實控人3次分紅》)
5、家族味道濃厚。
創始人夫婦即劉會平及丁仕梅直接和間接控股80%多。在其余股東中,丁仕霞為丁仕梅姐妹,金汪明為公司監事會主席,而呂小平則是金汪明配偶。所以,中飲巴比食品總體而言,“家族經營”的味道十分濃厚,多家媒體也因此稱之為“夫妻店”企業。
家族企業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企業出現嚴重的情況,真功夫、九頭鳥等都已經是不好的先例了。
6、店面形態不足。
比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已經開始采用手推車、移動早餐點等形式去占領更大的市場,而巴比饅頭在這方面的動作依舊欠缺,依舊停留在水泥鋼筋的房屋結構里。
7、面臨多方面的競爭。這些競爭者包括推出低價和24小時服務的洋快餐麥肯們,各地的早餐固定和流動攤販,開始布局早餐和點心食品飲品的便利店,各層次創業人紛紛涌入門檻不高的早餐市場,等等。
面對這些競爭,如果巴比饅頭不采用時下商業模式的主流即李維華所倡導的“特許經營+”時代下的大特許模式,巴比饅頭很有可能像別的網紅品牌一樣興業忽焉、亡也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