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雞IPO了,再次成為熱議焦點。
我認真地看了一下午關于老鄉雞的各種新聞和資料以及招股書。
結論就是,老鄉雞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品牌,其上市和未來發展的前景是一樣的:既有機會,也有風險。
先看機會。
目前的中國,中式快餐的市場增長、國人對于國風國潮國貨等三國的流行、相比于正餐的更容易標準化、“雞”品類的深入人心、從第一到第二第三產業的全產業鏈布局、近1000家直營店的體量、創始人的幾次網紅表現背后的網絡營銷意識和能力、明星的代言、數十年的經營歷史、每年增長的營收等等,都是老鄉雞迅速發展壯大的絕好機會。
然而,機會和風險在很多時候是同時存在而又呈正相關關系的。客觀地講,老鄉雞的風險點還是挺多的。
總的來說,老鄉雞的風險集中體現在如下幾個主要的方面:
1、加盟店賺錢嗎?
老鄉雞的很多方面是很有意思和值得細細玩味的,比如其毛利率只有10幾個,而快餐行業的毛利率平均值在58%左右,好的甚至可以超過65%。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老鄉雞的毛利率這么低?
結論只能是兩個,要么就是收入太低、要么就是成本費用等支出太高。下面,我們來分析下到底原因在哪里。
在收入方面,現實情況顯示,老鄉雞一直強調自己的客流量大,所以收入太低的可能性就只能是客單價低。但依據老鄉雞的出品份量計算,其價格并不算低,而且根據其1000家店、43億的收入計算,每家店的日營收1.1萬多,雖然不高,但也不算低,所以這個事情很奇怪,或者說,收入低的情況基本不存在,因此,老鄉雞的利潤率低的原因就只能是支出太高了。
再考慮到老鄉雞一直聲稱的從養殖、加工一直到零售的所謂全產業鏈,所以事情的結果就基本明朗了:終端店可能賺錢較少,大部分利潤可能是被上游即依然屬于老鄉雞公司的供應商們賺到了。
這種上游供應商賺取利潤的商業模式是無可非議的,尤其是對于全是直營的企業,但對于
2、負面消息?
除了上述的加盟店賺錢不大的問題之外,筆者瀏覽的很多關于老鄉雞的新聞或文章的跟帖或評論上,以及黑貓投訴上的投訴,都有對于老鄉雞的大量負面評價,主要集中于價格貴但份量少、標準化不夠、服務不好、食品安全、口味有變化和甚至出現“農家小炒肉只有辣椒沒有肉”的極端情況,雖然部分帖子或評論內容的真實性需要去驗證,但那么多的評論指向卻給老鄉雞敲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大的警鐘。
而且,沒追回來的一千多萬的財務損失以及沒有說明細節內容的數百萬的賠償罰款也令人產生不少遐想。
3、過分保守的加盟策略
老鄉雞的風險還在于筆者一直強調的,在規模化能為餐飲企業帶來壁壘、核心競爭力、效益等好處的
然而,老鄉雞卻一直偏執地沾沾自喜于直營的模式之中,甚至在門店上赫然以“直營店”宣示,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家只做直營。
但是,不管是自己醒悟還是外界逼迫,老鄉雞雖然終于在2年前小心翼翼地開始了加盟之路。然而,加盟之路卻依舊是畏畏縮縮的過度保守。
首先是數量嚴重不足,迄今只有82家加盟店。其次,即便這82家加盟店中,也有50多家是自己之前的員工,而且新聞報道說其余非員工的加盟商也被要求具有一定的餐飲經驗。還有,這些加盟店分布的區域非常有限。
所以,老鄉雞在商業模式上的保守和對特許經營體系的認知局限性將成為其未來發展的最大風險。
是
4、其他方面
比如家族企業的濃厚味道、180天養成的雞能否隨著規模擴大而供應的上、大本營安徽之外的省市店面的多數虧損、中國各地店面口味的本土化和本店化、米飯而非雞是最大銷售來源、除了雞之外還有其他出品品類的繁雜、農場店的多種業態組合搭配、自認為的對標太多、中式快餐競爭激烈、研發投入的不足、員工年流失率接近50%以及疫情的斷續等,都是老鄉雞未來發展的風險所在。
……
在文章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當然期望中國有更多的本土品牌能做大做強,但不希望出現做假賬做到驚天動地的幾十億的品牌、不希望出現曇花一現到消失的純網紅式的品牌、不希望上市即達巔峰和甚至市值下滑90%多的割韭菜品牌……而做到這一切,最需要的就是希望中國的所有企業都來學習和實踐真正的現代的商業模式主流,即融合老新、兼具線上線下、借助科技、以李維華中國特許經營思想為基的“大特許”。
期待著老鄉雞能創造中式快餐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