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最近幾日,在某咖啡超過星巴克的言論甚囂塵上時,還是有清醒的媒體的。比如一個媒體總結的這個表。
?
表格對比非常清晰地顯示,除了某咖啡因為店面面積小而在租金和運營費用率上占優勢之外,其他各個方面都不如星巴克。
至于所謂的營業收入僅比星巴克少3個億的說法,很多有意無意煽風點火的媒體和自媒體都沒有注意到的真相之一是:星巴克的多數店面位于一二線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且是強調店內消費的第三空間,所以,這樣的店面受到疫情關店的影響是遠遠超過那些幾平米的小店面、近三分之一是加盟店、以外賣外帶而非空間消費為主、很多店面位于低線城市的企業的。
所以,那些所謂的“逆勢”“翻盤”“超越”"把星巴克踩在腳下"之類的以偏概全的言論該休矣。
時至今日,我還是多年前某咖啡一開始起家時我就堅持的一貫結論,某咖啡絕對不可能成功。
尤其是現在,當其面臨來自便利店、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便宜咖啡的競爭,以及來自更便宜的蜜雪冰城的咖啡連鎖之類的競爭,還有一眾覆蓋了高中低端、現磨和速溶、國內和國外的全品類全模式的咖啡的競爭,以及來自新式茶飲們的氣勢洶洶的競爭……等等時,某咖啡的所謂護城河與賴以生存和競爭的便宜、外帶外賣、咖啡與飲的結合、連鎖網點、燒錢補貼等優勢正被來自各方各面的勢力迅速而有力地侵蝕。
我對有些企業的一直不看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造假、碰瓷式的起訴但至今沒下文、固執于所謂的互聯網思維而最終又自打臉地吹噓自己的實體店面的規模和數量、子品牌沒有在商務部門備案就大肆招募加盟、黑貓投訴里有超過4000余條關于產品和衛生以及服務等多方面的投訴等等。
上述這些,都注定了這樣的企業的格局、心態和文化是病態的,所以,它們即便一時僥幸得勢,也終將歸塵歸土,很快就會被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