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號稱去年就要破萬店連鎖的零售公司,如今已是2024年,其萬店目標非但沒有達成,反而已有門店也縮水過半,目前只有千家稍余些的店面。
無奈之余,資本又斷了供給財路,該品牌就如同另一個被主子強行獨立的依然是號稱互聯網思維的新型零售品牌一樣,不得不開放加盟以收割韭菜們的錢。為什么用收割二字?其品牌含量根本不配收取5萬的品牌使用費和15萬的保證金。更嚴格地講,其所謂委托加盟模式的加盟商的本質就是:自己花錢給品牌打工,同時給品牌長達5年的15萬的無息貸款。即便如此,即便你加盟式打工成功,按照這個行業的行情,你一個月賺的錢也基本上不可能超過2、3萬。你看,你還加盟啥呢?還不如直接應聘店長得了!
究其前世今生,該品牌的那些教訓卻成為了其短暫一生中可能留給市場的唯一價值了。了解這些教訓,可以讓后來者少走很多彎路:
1、過分相信軟件系統。
比如過分強調非人工的軟件系統類的功效?;蛟S在未來,計算機系統能大部分的代替人工,但也只是大部分,永遠不可能完全替代。原因很簡單,比如人們之間需要情感交流和體驗,人們的知識都不能認清楚的商業規律和技巧對于多數情況下只是執行人類設定的流程的軟件系統而言也是很困難或根本不可能的,零售的本質或要訣還是物美價廉的選品、選址、陳列、服務、走線、環境、定價,外在環境可能會隨時出現新的情況,等。
所以,企業的創新的最穩妥做法,尤其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是如此,就是,你應該按照李維華中國特許經營思想里的原則:微創新;或者說,你只要比同行跑快一小步就可以,完全沒必要跑太多。因為太超前的東西,即便你設計的可能比較完美(實際上你很難、很難做到),但消費者和市場卻極可能和你不同步,所以也就不接受你的那些東西了。不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迎接你的,除了失敗,還是失敗。
2、錯誤的開展加盟的時機。
就像我之前講的那樣,很多企業都把特許經營作為了資金欠缺、經營困難時的被動的救命稻草,而不是在更合適的時候主動開展加盟。更合適的時候是什么時候?比如你一開始創業或開設第一家店之前就用特許經營的思維去設計,比如在你品牌勢能最火的時候,比如在你哪怕有充足的外部融資的時候,等等。具體細節可以參見我的那本專著《成功構建特許經營體系五步法》。
亡羊補牢,或許未為晚矣;但船到江心的結果通常都會是補漏遲。
3、嚴重缺乏加盟的商業道德。
比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該品牌。你自己直營都賺不到錢的店面,轉給加盟商就能賺錢了?
比如加盟店的毛利越高,你讓加盟商提取的比例就越小,你如此的多吃多占對于加盟商的積極性是個嚴重的打擊。或許,你這是受了劫富濟貧的稅收規定的收入越高、稅收比例越高的政策的影響。然而,稅務是為了所有人公平,店面更講究的是能者多得,而不是大鍋飯式的公平。
4、偏執狂。
和另一個明明是被開除卻非得說退休的人的那個品牌一樣,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零售品牌在偏執狂上絕對是有的一拼,不遑多讓。除了前面提到的過分依賴和迷信已經被事實證明并不科學的系統之外,該品牌的很多行為無不處處透露著偏執狂的典型癥狀,包括現在已經幾乎無人消費的無人店,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效率低,自己的單店模型和李維華的特許經營&連鎖經營的知識尚未學透就叫囂著萬店工程,挑戰或嚴格地講是碰瓷穩扎穩打的國際和國內巨頭,等等。
我在很多場合公開講過,也特別強調過,在我的中國特許經營思想里,在眾多的特許經營思維里的其中一條就是企業要有“融、全、大”的思維,不能固執地偏執地不接受別的事物而只認自己的死理,比如偏執于線上或線下,偏執于傳統的貨架電商或抖音等興趣電商,偏執于大店或小店,偏執于自己的情懷,偏執于某個區域而非全國或全球的市場,偏執于直營,偏執于所謂的單品牌或多品牌,偏執于高價或低價,等等。
如果,你試著嘗試走出原先的世界,試著認真學習和體悟李維華的中國特許經營思想,那么,你一定會發現一個更美好、更大、更健康、更有價值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