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2008年中國體育產業的小陽春來說,里約奧運會是否能給中國體育產業再加一把火,對市場有多大影響,不必做過高預期;但近8年來,中國大眾體育消費習慣導入初步完成,才是體育消費發展的關鍵因素。
“我才發現,奧運會馬上就要開始了。”這是在里約奧運會開幕前兩天,記者在朋友圈看到為數不多提及奧運會的表態。
相對于熱鬧非凡的北京奧運會,8年后的里約奧運會顯得安靜平和很多。這并不是錯覺,無論是中國觀眾還是相應的產業界,對里約奧運會都更為理性:首先,唯金牌論的競技體育模式有所淡化;其次,全民健身的體育經濟,正成為主流。
而對于以李寧、安踏等為代表的相關體育產業來說,經歷了2008年前后的火爆,以及之后痛苦的去庫存之后,業界認識到一件事:靠短期的奧運刺激長期的銷售并不可行,真正的行業發展,不但與居民消費升級息息相關,更與健身觀念的改變密不可分。
21世紀經濟研究院通過對2001年至今的中國體育消費的梳理發現,近8年來,中國大眾體育消費習慣導入初步完成,未來,或許是體育消費真正的黃金十年。
奧運經濟的誘惑
對中國的奧運經濟影響最深刻的,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
彼時,多方期待北京奧運會給中國體育產業帶來積極影響,官方更是稱將迎來體育產業的黃金期。
從北京體育產業的規模來看,2008年北京體育產業總收入579.8億元,實現增加值154億元,占全國體育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了近10%。
而國產品牌以李寧為代表,創始人李寧點燃北京奧運主火炬,當年李寧公司也迎來了鼎盛時刻,有數據稱,一度銷售量超過阿迪達斯。
公開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銷售額為690億元,2008年達到910億元,2009年已突破至1110億元。
體育產業的小陽春,讓很多體育品牌,特別運動鞋服類企業開始高速擴張,各品牌大量開店。
但是,現在看來,業界樂觀高估后奧運時代的中國體育消費潛力,隨后中國體育品牌開始經歷漫長的去庫存過程。
數據顯示,2012的倫敦奧運會年,李寧公司虧損19.79億元,全年關閉門店總數達1821間。
其他的知名國產體育品牌,如安踏、匹克、361°和特步在2013年分別仍有6.89億元、3.66億元、4.09億元和5.37億元的庫存。
事實上,在這一階段,整個中國體育產業并未因為北京奧運會而被真正的刺激起來。按照國際通行標準,當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體育產業會呈現“井噴”態勢,目前中國人均GDP已到8000多美元的水平,但人均體育消費只相當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從2000年到2014年期間,雖然中國人均GDP以及人均收入都在快速增長,但體育消費一直處于低層次狀態,并沒有因為奧運會在北京的舉辦真正刺激起來,業界高估了奧運經濟的后勁。
21世紀經濟研究院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中國體育消費占GDP的比重,從2000年開始經歷了14年的下滑,這成為各個體育品牌遭遇困難的直接因素。其中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2012年倫敦奧運會,對這一數據的下降趨勢并未產生影響。
而我國體育產業中,體育用品占據全部產值的80%左右,其他上下游產業發展明顯不足,一些體育國產品牌,收入來源也相對單一。比如我們的國產品牌形成了鞋類、服裝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結構。其中除李寧、361°外,其余國產品牌對鞋服產品的依賴程度都達到了95%以上,這與國外諸如阿迪達斯在配件等產品上多元化布局的格局有所差異,反映了國產運動品牌產業結構較單一的特征。這些也是中國體育產業遭遇問題的影響因素。
從競技體育到大眾體育
體育產業真正出現拐點是在2015年。這一年并不是“奧運年”。
在這一年,中國體育消費占GDP的比重,在15年來首次出現上升。當年,體育消費占GDP的比重,增至0.40%。同期,2015年的中國人均GDP比2000年增長了5.2倍。
可以說,體育產業在2015年出現真正回暖。而對中國的知名體育品牌來說,2015年正是收獲年。國產五大體育品牌安踏、361度、匹克、特步、李寧發布的2015年財報,其中最具代表的李寧終于告別虧損局面,實現自2012年以來的首次扭虧為盈。全年收入達70.89億元,較2014年上升17%,凈利潤1400萬元,其中在服裝和鞋類業務上都實現了近50%的業績增長。
安踏憑借111.26億元的營收,成為首個進入“百億俱樂部”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過去,在體育產業化、社會化水平不高的大背景下,國家集中財力物力投入到競技體育,功利性強,唯金牌論,其他非奧運項目以及很多大眾體育健身活動,并未受重視。而社會體育投入不足,整體體育水平很低。中國雖然人口基數大,體育消費的習慣仍在培養期。
從2015年開始,受居民收入增長、消費結構升級和國家政策利好等諸多因素影響,體育消費發展勢頭初現,拐點過后,隨著消費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未來體育消費潛力將更大程度釋放。
首先是2015年,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賽事審批權限下放,大眾體育賽事增加,全民參與體育的熱情釋放。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梳理,單2015年一年,全國31省紛紛出臺了體育發展規劃,根據有具體數據目標的27省出臺的規劃,體育產業總規模在2025年將達70448億元。
從消費習慣來看,隨著中國中產階層比例的增加,體育消費習慣導入初步完成。2015年也是中國馬拉松元年,全民跑步熱,自行車、戶外運動熱,滑雪熱紛紛興起,健身成為中產階層的“圣經”。
比如,2011-2015年五年間,中國馬拉松賽事數量從22場增至134場,其中2015年一年增加了83場,增幅超過160%。
而在這一背景下,很多傳統行業的領軍企業,以及大互聯網公司紛紛布局體育產業,以萬達、阿里、樂視等為代表,紛紛布局體育生態圈,場景化體育消費以及多元化的體育消費供給,正在形成。
可以說,在這一階段,體育產業真正進入了“多方共贏期”。體育消費的潛力釋放已經從競技體育向大眾體育擴散。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相對2008年中國體育產業的小陽春來說,里約奧運會是否能給中國體育產業再加一把火,對市場有多大影響,不必做過高預期;但近8年來,中國大眾體育消費習慣導入初步完成,才是體育消費發展的關鍵因素。
而在中國軍團獲取首金之后,在在一個體育的APP上,相關新聞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內獲得超過4000條評論,顯示仍然有大量人們在關注奧運會。
奧運會所代表的“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也是各大體育品牌樹立自身形象的良好時機:只是,需要更切實的從中國整個體育經濟的發展出發,而不是做“一錘子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