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了,人們的就餐方式變得多樣化,外賣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選擇。不少用戶在網站訂餐時,因為各個商家描述不一,產生選擇困難癥。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06億。基于如此龐大規模用戶人群以及外賣越發日常化的情況,外賣平臺上精美菜品圖片是否名副其實,消費者理應擁有知情權。
11月1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發布《外賣送餐服務餐品信息描述規范》(簡稱《規范》)團體標準,該團標是國內外賣行業首個規范餐品描述信息內容的團體標準,將于今年12月1日開始實施。
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規范》對外賣送餐服務中餐品的基本信息描述的術語、定義和要求進行規定,不僅保證了用戶的知情權,也減少了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糾紛和爭議,同時讓餐飲商家填寫餐品信息時有了標準化流程,明確商家餐品生產需遵守的規范。
《規范》起草、制定的牽頭單位美團點評方面透露,此前曾將濟南作為《規范》試點推廣第一站,從10月試點至今已有超過7000家商家使用了餐品描述的新標準。參與試點商家的訂餐頁面增加了“食材公示”標簽,點開餐品,“主料、輔料、份量、菜系、制作方法、口味”等餐品描述信息一目了然。
在過去,由于商家自身生產能力參差不齊,信息描述只能通過數百萬商家和用戶的溝通達成,難免出現誤解。比如北方的一人份和南方的一人份相差甚遠,部分輔料的添加也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滿意度反饋。現在有了這個描述規范,商家就更加了解該如何備料和改進產品,消費者也能更直觀清晰地了解到餐品,以做出符合自己口味和要求的決策。
一個好標準既解決了消費者的痛點,也給餐飲商家規范經營指出方向。
業內人士認為,《規范》有效填補了外賣餐品信息缺乏標準的行業空白,對引導促進外賣行業發展、提升服務品質等方面能夠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