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1年底以‘白菜價’在4天之內賤賣7家門店之后,易買得再陷‘全面兜售’傳聞。與家樂福、樂購等難兄難弟深陷‘被收購’傳聞的積極應戰不同,易買得依舊三緘其口。是默認傳聞?還是不屑回應?抑或,這只是在為易買得在華最后的抉擇爭取時間。
傳聞四起
剛剛步入進入中國市場第十七個年頭的日子,易買得便“意料之中”地再陷退出中國市場傳聞。
日前,有消息指出,易買得擬在中國退出賣場業態,計劃將麾下目前在華所有門店共16家打包出售。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說法,未來所有中國區易買得門店的資本掌控權基本都在韓方,韓方將以先買后賣的形式退出中國市場。
之所以為“先買后賣”,是因為天津易買得中方股權泰達集團的退出。
天津易買得是天津泰達集團和韓國株式會社新世界于2004年在天津合資設立的大型商業零售企業。按照易買得官方資料顯示,天津易買得投資總額3000萬美元,注冊資本2000萬美元。其中,中方以700萬美元等值人民幣出資,占注冊資本的35%;韓方以1300萬美元現匯出資,占注冊資本的65%。
按照當時的預計,天津易買得將在開發5家門店后在天津成立中國商品物流配送基地,全面擴展北方流通零售市場,將天津作為韓國新世界在中國的采購中心,預計每年在中國的商品采購總額達10億元人民幣左右。
然而天津易買得隨后的走勢和如今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顯示的信息,則和當初的預期有著明顯的出入。
公開資料顯示,天津易買得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6.48億元,凈利潤虧損額高達7237.59萬元;2012年,截至10月31日,實現營業收入5.83億元的天津易買得,再度交出了凈利潤虧損6173.55萬元的“羞人”成績單。與此同時,天津易買得所有者權益由2011年的3337.45萬元,迅速下滑到2012年10月31日的-2836.10萬元。
姑且不論中、韓雙方如何看待天津易買得差強人意的業績,總之,泰達作出了同韓方分手再見的決定。據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信息顯示,泰達集團以6292.2萬元的價格掛牌出售其目前所持有的16.67%股權,結束其與韓方在天津易買得長達8年的合作,徹底退出天津易買得合資公司。作為天津易買得的控股方,韓國易買得擁有優先購買權。
除了天津市場,易買得在華僅存碩果的區域還有上海。自2011年底,易買得在華已關閉2家門店、2家出售資產、7家出售股份,目前僅剩16家門店,除了上述5家位于天津,其余11家均位于上海,當年成立合資公司時的中方股權掌握在上海九百手中。
而此前已有報道指出,“由于易買得業績不佳,上海九百為減少對其上市公司財報的不良影響,數年前已出售大部分易買得合資公司股權給韓方,僅保留極少股份。”這意味著,若此次韓方最終接手泰達出售股權,易買得將徹底變為韓國獨資企業。而目前流傳甚廣的傳言則是,韓方將悉數出售在華門店。
截至目前,易買得方面未以任何形式對此進行過回應,記者僅能通過當年收購易買得華東地區部分門店的新華都方面間接得到回復。“我們問過和我們聯系對口的易買得的人,他們說是以訛傳訛,他們不承認這個事情。”新華都董事會秘書龔嚴冰告訴新金融記者。
“易買得現在已經基本上把華東等核心區域的門店都賣掉了,通過這次拆分售賣,易買得在華已經元氣大傷。在這個背景下,易買得應該不會再去認真拓展中國市場。”在第一零售網總裁丁利國看來,華東門店出售之后,易買得在華剩余門店即使不賣也很難繼續做下去,“16家門店相對于動輒數百家門店的競爭對手,要生存很難。”
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資深項目顧問、零售管理培訓講師王辰也同樣向新金融記者表示,從某種程度而言,出售華東區域核心門店,已是易買得在華全面潰敗的一個前奏:“(就目前的傳言來看,易買得方面)要不就是急于出手,要不就是看到實體門店的下滑,以后可能有機會、有打算重新做。”
有消息指出,“韓方一邊在華退出賣場業務,一邊打算轉型新業態。易買得母公司韓國新世界集團已在中國考察和選定項目,未來將以商業綜合體模式在華發展,比如結合購物中心、酒店、辦公樓、娛樂業等共同發展。”可是,即使所謂的轉型成功,這也只是新世界的成功,與易買得有何相關?
當然,截至目前還不能排除易買得當真有沖破流言堅守下去的可能性,只是,即便堅守,16家沒有太多優勢的門店又將如何上演絕地反擊呢?
“一個企業,如果團隊能力不變,經營狀態和水平不變,再怎么轉型也沒用。”中國特許經營學奠基創始人、中國政法大學特許經營研究中心李維華博士曾如此向新金融記者表示。
難成大器
在中國市場,易買得扮演了一個難成大器的角色。
易買得于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曾開創了中國大賣場單店連續盈利的紀錄。擴張之初,其母公司新世界集團曾表示,到2014年,易買得在華門店要達到100家,進入中國超市排名前五強。
而事實則是,易買得在進入中國市場整整6年之后才開出了其在華的第二家門店,到2011年底“斷臂自救”之時的14年時間里,總共開出27家門店,平均每半年方才開出一家門店。即便在易買得中國最為“激進”的2010年,也不過是一年5家的速度而已。而當年,競爭對手沃爾瑪在華新增門店數超過40家,家樂福也保持著每年約20家新店的增速。
當然,如今的中國市場早已不是當年那般模樣,單純靠跟隨戰略、靠規模化優勢就能實現資本回報率、資產回報率目標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稅賦、融資成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能耗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層層疊加,單店業績卻在周圍蜂擁而至的新店環繞下漸漸縮水。不擴張終有一日敵人兵臨城下,擴張則資金鏈命懸一線;單一業態逃不出利潤下降的噩夢,多業態則缺人缺槍缺經驗;集權導致本土化不足單店反應遲鈍,BU制(Business Units)則各自為政成本優勢不再;自有物業和興建配送中心拖累現金流,輕資產則難以構建穩定迅捷的供應鏈。真是進亦難,退亦難。”自稱“rsufs”的零售人如此描述零售企業當下的處境。
不過,在這些“通病”之外,易買得的內因則是更為主導性的因素。
“超市這個業態,必須要有連鎖效應。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店來創造市場份額和銷售額,不足以分攤門店后臺的龐大費用,與供應商的博弈中也會表現出較低的議價能力。”王辰曾告訴新金融記者,雖然門店數量過少會在同其他競爭對手的較量中稍顯弱勢,但是“如果這些店相對集中在一個區域內,構成強勢的區域性的中小型連鎖超市企業,依照易買得的管理能力,本該做得到(一定成績)的。”
很遺憾,易買得似乎并沒有領悟到這點精髓。“很多外資企業都放不下身價,都在做‘中國戰略’,可是中國有多大,各個地區的城市規模、消費文化、收入水平等截然不同。”某本土零售企業中層張剛(化名)向新金融記者表示,分散開店擴張不僅需要看時機,而且需要龐大的人力資源和資金支持,在此問題上,易買得在華明顯“火候”不夠,這是戰略上的失誤。
除此之外,易買得在華沒有放下的還有其一向推崇的高端形象。易買得將韓國賣場特色引進中國市場,希望極大限度“親近”消費者。易買得的特色之一是強調它們是“百貨式大賣場”,即大膽突破了家樂福、沃爾瑪倉儲式的店面設計,降低了貨品的陳列高度,讓消費者進入賣場有“進百貨商場而非倉庫”的感覺,享受更好的購物環境。
不過,縱使易買得有良好的購物體驗,但在當前的中國市場,“賣場位置、產品價格、商品質量是中國消費者選擇大賣場時的主要先決條件。”王辰認為,雖然中國市場上有對易買得這樣賣場的需求,但是“把這些人湊到一塊,要支撐一個大賣場的銷售,想要它持續盈利的話,還是不行。”
“與競爭對手大潤發、家樂福等相比,易買得在商品的品質和價格上缺乏優勢,商品價格不具備競爭力,服務、環境再好也沒用。”中國區總裁鄭午默在當年剛剛履新時曾坦言。
易買得今日之境況并不是單純這幾個問題所致,也絕非一時半會兒便能醫治。
外資難題
不論易買得最終是否真的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其注定不會是第一個,也未必會成為最后一個。
外資零售企業在華受阻,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剛剛過去的一年,大抵也是如此。
2012年,家樂福、沃爾瑪、樂購等外資零售巨頭紛紛在華收縮開店計劃,關店、裁員、被收購、退出中國市場等各種傳聞甚囂塵上。2012年5月-7月,沃爾瑪在華店鋪客流量同比減少5%;2012年7月-9月,家樂福在中國現有店鋪銷售額同比減少6.1%;2012年8月,英國連鎖超市巨頭樂購在中國關閉了4家門店……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在我國消費市場向線上電子商務以及三四線城市發展的當下,外資零售巨頭普遍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認為,外資零售商主要分布在一二線重點城市,這里不僅是競爭最為激烈之處,也是受電子商務沖擊最大地區。除此之外,租金、人力等各方成本的不斷攀升,亦令零售大佬們倍感壓力。
盡管三四線市場給外資零售企業留下了希望,但在實際拓展中,三四線市場卻成為外資零售巨頭心中一塊隱痛。一方面,收入水平、消費習慣等差異令慣于在一二線市場攻城拔寨的外資零售企業一時難以“找到感覺”,面臨盈利困難考驗;另一方面,面對福建起家的永輝、湖南生根的步步高、南京市場的蘇果以及足跡遍布廣泛的華潤、物美等本土超市,外資零售巨頭突圍的難度可謂巨大。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外資巨頭在華的“好日子”結束了。
據英敏特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向新金融記者提供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連鎖店僅在‘積分卡’與‘公交便捷’這兩個指標上排名較為靠前;在‘營業時間長’上,國內外零售商旗鼓相當;在最為重要的‘退貨政策’及‘投訴處理流程’上,國外店家的排名非常靠前,這使它們在提高質量與品牌聯系方面擁有明顯優勢,這對于招徠中產階級消費者群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按照英敏特的觀點,國內外的連鎖市場和大賣場之間競爭激烈,它們競相在中國各地區建立門店,意圖在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省市級市場獲得先發優勢。
擺在外資巨頭面前的是這樣一個市場:“盡管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放緩,但發展勢頭仍然強勁,因此我們預計到2017年,這個市場大約將增長70%,市場價值達到1.9萬億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機會與誘惑仍在。當然,與之相伴的,還有艱難的挑戰。
來源:新金融觀察
文章由(創業項目)網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