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是中紀委駐社科院紀檢組組長張英偉的內部講話受到輿論關注,張指出,社科院內的意識形態存在“四大問題”:穿上學術隱身衣,制造煙幕;利用互聯網炮制跨國界的歪理;每逢敏感時期,進行不法的勾連活動;接受境外勢力點對點的滲透。
作為黨和國家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社科院代表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水準。專家云集,著述豐富,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提供給中央與政府部門決策參考,這就決定了它的“靈魂”不能出問題,意識形態工作不能放松。否則,輕者干擾政府決策,影響現代化進程;重者誤導政府決策,危害國家安全。
1899年,基督教在華的最大教會出版機構“廣學會”總干事李提摩太給上海英國總領事布仁南的信中說:“我認為十分重要的課題是重新考慮我們如何控制中國輿論;如何對中國的主要高等教育學府取得更多的管理權的問題。掌握了這些機關和中國宗教界領袖,我們就抓住了中國的腦袋和脊背。”西方人這種在做精英階層“思想工作”的傳統于今猶然。
在學術交流“立體化”的今天,集中了“中國的腦袋”的社科院難免遭遇“滲透”。極個別學者為一己之私或其他不可告人目的,置國家民族利益于不顧,“黃皮白心”,甘愿做境外勢力代言人,甚至吃里扒外,充當內鬼。對這些人,不管他們披上什么“學術隱身衣”,都要一查到底,從學術隊伍中清除出去。
科學無國界,學者有祖國。當今世界遠不太平。后冷戰時代,西方人的“意識形態”不僅沒有終結,而是在無聲的較量中更加細化、深化了。保持政治的敏感性不是一句空話,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大局意識對高級知識分子尤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社科院是中國人文科學的“高地”,意識形態陣地一旦失守,那可真危險了。
當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我國學術研究的基本方針。揭露社科院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問題,目的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而非扼殺學術研究自由,關上學術交流的大門。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已經讓深藏象牙塔的學術研究直面世界;也給學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進行學術交流與互訪的機會。封閉與保守是沒有出路的,只有汲取、借鑒國外先進的研究方法,提高思想對話的層次與內容,切磋碰撞,才能激起思想的火花,推進我國的學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