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創人員接受采訪(左:主編劇龍平平;中:鄧小平飾演者馬少驊;右:田源飾演者印小天)
馬少驊飾演鄧小平
電視劇《歷史轉折的鄧小平》,8月8日在央視一套開播以來,廣受關注。該劇描寫的時間段主要是1976-1984年間。為什么寫到1984年呢?“因為1984年以后太難寫了,”該劇總編劇龍平平坦言。
該劇總編劇龍平平,現年58歲,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第三編研部的職能,就是“編輯鄧小平、陳云的著作,撰寫其年譜、傳記,研究他們的思想、生平”。龍平平研究鄧小平已有二十多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龍平平說自己不是第一次當編劇了,2003年電影《鄧小平》也是他做編劇。電影中就是寫到1992年。但他感覺“把握不住”,有些事“寫書還可以,要演出來很難”。
對電視劇《歷史轉折的鄧小平》,公眾比較關心的是“脫敏”。龍平平認為,目前“已經是破天荒了”。
原編劇兩度創作劇本被棄
龍平平稱,早在10年前,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的時候,就有許多電視工作者想做這部電視劇,但因“題材重大,難度也比較大”,在創作中遇到很多困難,最后未能完成。
鳳凰網查找過往資料,發現最早開始籌備拍攝《鄧小平》是在2001年,當年,中央重大革命歷史影視題材領導小組在北戴河召開工作會議,會上明確提出,必須集中精兵強將投入拍攝制作,于2004年保質保量地完成《鄧小平》。
當時定下的編劇,是寫過《小平,您好》的著名編劇王朝柱;導演是金韜,扮演鄧小平的是上海演員潘玉民。當時的導演金韜稱,劇組遵循的一個創作原則是“凡是還健在的歷史人物一般不應出現在熒屏上”。
當年電視劇已經進入攝制階段,但最終未能有成果。有知情人告訴鳳凰網,王朝柱兩度創作和修改的劇本被棄用,原因不明。
此次電視劇《鄧小平》的助理編劇周錕介紹,這次劇本一稿約60萬字,大幅度修改至少三輪。原定的是52集,最終播出是48集。“集數變化也有多次,還有60多集的版本,”周錕稱。
編劇都是“拿工資專門研究鄧小平”的人
龍平平稱,這次他編寫《鄧小平》劇本,始于2009年,有關部門決定請中央文獻研究室牽頭制作這部電視劇。
“2009年2月,領導交來這個任務,并有三條指導意見:一是時間段定為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到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二是核心反映鄧小平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形象;三是要反映國家總體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我理解為,要反映鄧小平的時代。”
之所以把這個任務交給中央文獻研究室,是因為該機構第三編研部的職能就是研究鄧小平,過去叫“鄧小平研究組”,大概不到二十人。按龍平平的形容,這些人就是“拿工資專門研究鄧小平”的職業鄧小平研究者。鄧小平文選、著作等,大多數都是由這個部門編輯。過去反映鄧小平的影視作品,絕大多數也是該部門參與創作。
龍平平稱,為了讓電視劇更好看,他們采取了“專家和作家相結合”的辦法,“我們是鄧小平專家,主要是抽象思維,但現在這個任務是文藝作品,是形象思維,所以要請作家來幫忙。”他說,創作劇本四年中,很多作家都有參與。
“有過甩手不干的想法”
劇本創作歷時四年,龍平平的形容是“非常艱苦”,因為這段歷史“離我們太近”:“我們學歷史的行規,是當代人不寫當代事。”
最難的首先是人物。改革開放,鄧小平是首功,“但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是集體智慧,不能抹殺那一代革命家的貢獻,”龍平平說,電視劇中,至少出現了50個以上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些人還健在。他認為,要寫成“改革開放的英雄榜”,是創作目的之一。
另外,描述事件也很難。該劇描寫的是1976-1984年這八年的事情,是“新的革命開始的八年”,對中國現在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還會影響中國的走向和未來。
這八年里,很多事情“有的有結論,有的沒有結論,”龍平平說,今天中國進入社會矛盾凸顯期,審視過去必然會引起不同的認識。
因此,整個創作就是在不斷地克服“人物”和“事件”兩個難點。
“有過失望,有過彷徨,也有過甩手不干的想法,”龍平平坦言。
審查“一路暢通”
不過,盡管創作過程艱難,按龍平平所稱,這部片子,“從劇本的審查到成片的審查,都是一路暢通”。
“盡管程序很多,手續很多,但沒有遇到任何刁難,”他又補充說,“我不是要歌頌誰,這是真心話。如果沒有各方面支持,不可能8月8日開播。”他說,送審是在6月5日。
“要特別感謝廣電總局和中宣部,”他說。想確定播出時間時,他見到負責文藝的中宣部領導,說:能否10天內給我們一個意見?對方十分爽快就答應了,第三天就接到電話,當時他還在外面出差,“接到電話說,你趕緊回來,意見出來了。我沒想到這么快。”
“8月8日開播,超出我預料。我原來沒有信心8月8日能播,”龍平平說。
有編劇說,編劇就是要“寫狠一點,然后被刪一點,好歹還能留下一點”,是這樣么?
“這情況我們這沒有,”龍平平笑了。
這部片子為何能“一路暢通”?龍平平說自己以前就是個審稿人,“我是干這行的,參加過很多審片、審稿。創作那四年,我想的就是審查時人家怎樣才能挑不出毛病。”
“脫敏”:習主席都不回避,我們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很多人關注這部電視劇,是關于“脫敏”的問題。
在龍平平看來,首先寫這八年,“大事件不能落”,很多事情很難把握,他也想過“不碰行不行”,但后來他覺得當代人寫當代事都寫不清楚的話,是不負責的。
比如電視劇一開始,上來就是貼大字報,后來又寫到逃港。龍平平說,逃港這個事件,從最初的劇本里就有,寫得也比較充分,“以往屏幕上都沒怎么出現過,我心里一直打鼓,說說沒問題,但一旦拍出來,視覺上的效果,我很擔心。但最后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有問題。”
為什么能有這樣的自信?龍平平說,十八大后習近平第一站就到廣東,多次提到逃港事件,“他都不回避,我們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敏感不敏感,首先是你的立場、觀點,其次要客觀。”比如華國鋒,寫這八年,如果沒有華國鋒,或者對他的貢獻不作表現,這是說不過去的。“沒有一個人提出‘華國鋒就算了吧’這種說法。”
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部署”,劇組認為有依據
劇中稱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部署”,引起了不少爭議。
劇組稱,有一份“紅頭文件”——中共中央通知(中發[1976]16號),該文件透露,毛主席曾在江青的信上批示:“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組閣(當后臺老板),你積怨甚多,要團結多數。至囑。”“人貴有自知之明。又及。”
還有一段是毛主席說:“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作委員長,她自己作黨的主席。”毛主席還說過:“江青有野心,有沒有,我看是有。”
劇本制作團隊寫出“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這一臺詞的依據,主要來自于該文件中稱:“一九七五年五月三日,毛主席就指出:他們的問題,‘上半年解決不了,下半年解決;今年解決不了,明年解決,明年解決不了,后年解決。’”
龍平平稱,華國鋒在當時場合下說是“毛主席生前部署”,是合理的。
恢復高考:改革開放的“第一抉擇”
龍平平也把一些個人經歷放到劇中。他說,田源這個角色,就有他自己的影子。田源參加高考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就是他當年遇到的。
恢復高考,在劇中是重點表現的大事件。“鄧小平7月23日才恢復職務,8月6日就恢復高考,”龍平平認為這是改革開放的“第一抉擇”。
劇中有一場戲,北大新生入學,就有叔侄同班、夫妻同班、師生同班這樣的“千古奇觀”。
知青回城:可能會感動很多人
知青回城的戲也是重點。“之前好幾稿都沒有知青回城的戲,現在有三集講知青回城,”龍平平說,這個戲,應該會讓很多人感動。
“當時國家那么困難,很多人說,這么多知青回城,北京怎么受得了?上海怎么受得了?鄧小平緩慢地說:讓孩子們回來吧。這就讓上千萬人回城了,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再過兩年,可能就回不來了。”
為劇中錯誤道歉
按龍平平的說法,該劇可分為三個部分:前13集,講1976年10月到1978年3月,從粉碎四人幫后復出,主動請纓管科教,并以科教為突破口,撥亂反正;第二部分是“歷史轉折”,從1978年5月真理標準大討論,到當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第三部分是三中全會之后到1984年,這是全面改革開放的過程,包括香港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等。
即使是現在看,龍平平還能對自己的作品挑出不少毛病。比如近日播出的一集中,演員在1978年抱怨“現在高三的學生不會做一元一次方程”,但實際上當年還沒有高三。毛澤東早年縮短學制,中學變成4年,“高三”至少到1979年之后才出現。
“作為主編劇,我道歉,”龍平平說。
焦點問答:
問:胡耀邦的戲份,是多了還是少了?
龍平平:胡耀邦的戲份不少,非常多。審查的時候,還有人提出:“這個地方胡的作用應該多寫一點”。
問:田志遠和夏默這兩個虛構人物受到很多關注。有人說,田志遠的原型可能是胡耀邦。這種說法有根據嗎?
龍平平:我十幾年前就寫過電影《鄧小平》的劇本。過去寫鄧小平,有很多顧慮,寫電影的時候就寫的是1976-1992年的事,里面沒有虛構人物,全是真人。這次吸取了教訓,虛構人物一條線,真實人物一條線。
鄧小平很特別,他通常是寡言少語的。但也會在跟大家合影后,把人都叫回來,講上兩小時的話,而且都是石破天驚、對國家有重要影響的話,也沒有稿子,整理出來后,基本不用改。對這么一個人你怎么表現?為了劇情發展,虛構了一些人物。
田志遠、夏默,他們的原型,至少有10人以上。比如田志遠的職務上有很多變化,其實是不合理的,他最初在國務院研究室,鄧小平復出后他又當了港澳辦主任,一般來說不太可能,但需要這么一個角色。
像夏默,是知識型的黨內干部,這批干部在改革開放中沖在最前面,劇中還有反映他與美國談判汽車的情節。
問:葉永烈指出,在粉碎四人幫后,鄧小平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而不是劇中的“我還可以再干20年”。為什么要這么改?
龍平平:這樣改是有根據的,而且這也是鄧家人的意見。
問:據稱該劇原有毛澤東、周恩來的戲,后來為何刪除?
龍平平:本來我們想通過閃回的方式,來反映鄧小平的一生,這肯定就會包括鄧小平與毛澤東的關系。但最后因為篇幅,還是刪減了。有些場合硬插進去也會顯得“唐突”。毛、周的戲份本來也不多,比如毛澤東主持鄧小平婚禮這些,也保留了。
問:抓捕四人幫,為何沒有具體演出來?
龍平平:曾經有一集專門寫抓捕四人幫,但后來想想還是有比較大的難度,包括熒屏上四人幫的形象應該如何體現等,最終還是模糊化了。
原來的版本,是從毛澤東1976年9月9日逝世開始,但后來發現這樣的話,前面拉得太長了,寫兩集了都沒鄧小平什么事,最終放棄。而且,抓四人幫跟鄧小平關系不太大。
問:現在紀念鄧小平,有何現實意義?
龍平平:改革開放是怎么來的?現在學界甚至有一種說法,說不管什么人當選,都會改革開放。這是假設。這部電視劇,就是要告訴人們,改革開放不是“順其自然”,鄧小平很少發火的人,在劇中都發火了,因為“不發火推不動”。鄧選里的原話更激烈。
現在(國內矛盾的)尖銳程度比當年小。當年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真的不知道國家往哪里去。長期思想觀念封閉,還有人說要按過去的方式。為了反映這個斗爭,我們彷徨、迷茫,都是因為這個。
如果說對現在有什么啟示,那就是:前輩遇到這么大的困難,都沒有退縮。不僅國家領導人沒有退縮,我們的人民也沒有退縮。比如劇中的田源,本來是高干子弟,父親是部級干部,他卻回來賣煎餅。
田源在劇中有好幾段話,我至今看起來還熱血沸騰。
現在對清宮、后宮里的事,許多年輕人如數家珍;但對我們改革開放的過程卻不了解,希望這部劇能幫助年輕人了解那個時代。
我們所有人都跟鄧小平有緣,無論你多大年紀、有什么樣的生活經歷,影響你生活的重大事情,一定會追溯到鄧小平。也就是說,如果不是鄧小平,你所遇到的事情會是另一個樣子。
主演馬少驊:鄧小平不內向,他早年還有“小鋼炮”之稱
遲到的馬少驊,一進屋就用四川話道歉:“對不起,遲到了。”
演“寡言少語”的鄧小平,難度頗大。但在馬少驊看來,鄧小平的性格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內向。
“他原來的性格是外向型的,早年在法國還有‘小鋼炮’之稱,”馬少驊認為,鄧小平后來變得內斂,是因為經歷過太多,養成了不太表態、不太動情的習慣,“雖然話不多,但滿肚子的話”。
鄧家人也說過:“我爸爸沒有流過淚。”“他這性格是長期練成的,”馬少驊認為,鄧小平不善于表態,但卻是內心情感熾熱的一個人。“他既有內向,又有外向。”
也有人說,電視劇中的鄧小平“話太多”,不符合其性格。對此,主編劇龍平平笑了:“表現那么多大事件,開會,他在會上能不說話嗎?不說話就不好看了。”
龍平平很贊同導演吳子牛的一句話:戲中描寫鄧小平,不是仰視的角度,而盡量采用平視的視角。“他是命懸一線的人,他給兒子擦背,彎著腰夠收音機,是很生活化的一個人。這是我們從劇本一開始就很堅定的。”
該劇還首次全景式地展現了鄧小平與家人的場景。比如劇中鄧小平回憶當初怎么追卓琳的,想到動情處,不禁擁抱卓琳。“這都是創作,但沒人提出異議,”龍平平說。
馬少驊說,自己演鄧小平,好多地方都很動情。比如在科教工作會議上,鄧小平握著科學家的手,心疼地說:“這是我們科學家的手啊。”馬少驊形容自己演的時候“心好緊,眼淚差點下來,但絕對不能下來”。
“我想演活的鄧小平,”馬少驊說。自己剛接戲時很猶豫,“從個人來說,風險太大”,他接戲的時候已經60歲了,“萬一演砸了怎么辦?那段時間慌得很。”
馬少驊說,自己很感謝傅高義的《鄧小平時代》,更感謝毛毛寫她父親的那本書。“很客觀,我們演戲講的是真實,那本書對我幫助很大。”
就在近日,葉劍英之子葉選廉給馬少驊打電話:“你認識老爺子嗎?”馬少驊說不認識。葉選廉說:“他老在我們家打牌啊什么的,你把他怎么抓得這么準啊!”
“這對我鼓勵很大,”馬少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