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學生成為微博用戶的最大職業群體
新京報訊 (記者鄧琦 郭少峰)昨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社會科學院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藍皮書稱,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熱點輿情案例中,事件中出現謠言的比例超過1/3。此外,網絡反腐陷入真假難辨的混亂無序狀態且低俗化。
超七成微博用戶高中學歷以下
藍皮書稱,目前微博用戶整體呈現低學歷特征,初中和高中學歷用戶數都超過1億,高中學歷以下用戶占74.88%,近3/4。
微博用戶的職業結構比較多元,其中學生有9387萬人,是微博用戶的最大職業群體。收入方面,低收入和無收入群體是微博的絕對主流用戶。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用戶僅占7.8%,5000元以下的占92.2%。其中無收入群體人數最多,達到9183.5萬人。
藍皮書認為,這主要因為學生用戶是微博最大的群體。
傳統媒體仍是重要新聞源
藍皮書顯示,從微博意見領袖的信息來源來看,傳統媒體仍是微博意見領袖的重要新聞源。藍皮書通過對意見領袖微博的信息來源統計,其中轉載傳統媒體信息的比例最高,占48%,而意見領袖的原創帖占44%,轉載他人(非新聞機構和個人)僅占8%。
藍皮書認為,雜志和報紙將其在現實媒體競爭中的優勢帶入微博世界,趨利避害,順應了新媒體發展的潮流,實現同步報道,在很大程度上搶奪了網絡話語權。“報紙消亡”的悲觀論斷出現轉機,未來可能是“紙消失,報仍在”。
此外,據藍皮書統計,在去年出現在媒體上的671條謠言中,有461條提及謠言的傳播渠道。超過1/3(34.7%)的謠言以微博為主要傳播渠道,其中,新浪微博上出現的謠言遠多于其他的微博平臺。新浪官方的辟謠微博全年僅辟謠32條,最后一條辟謠微博發于去年5月22日。
發 布
藍皮書稱,近年來網絡反腐典型案例逐漸增多。尤其是2012年,微博爆料一次次成為反腐風暴的亮點,但是網絡舉報面臨虛假信息和隱私泄露等問題。此外,無論是災難謠言,還是政治謠言,都在2012年有了一次“狂歡式”的爆發。專家表示,網絡反腐作為反腐的環節之一,不可能解決所有事情。而謠言的解決之道在于官方發布信息的及時和充分。
焦點1 網絡謠言
百個熱點事件超1/3現謠言
中國社科院
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統計,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熱點輿情案例中,社會民生類輿情事件所占比例最大(28%),其次是反腐倡廉類輿情事件(23%)和社會安全類輿情事件(12%),其余較為平均地分散于環境保護、文化道德、公共衛生、涉外關系等輿情事件中。這100件熱點輿情案例中,事件中出現謠言的比例超過1/3。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除了信息不透明外,斷章取義、制造炒作等因素也是引發謠言滋生的原因,值得反思。網絡社會無論如何自由,都理應遵循文明法治的基本邏輯,強化網民責任意識、抵制網絡謠言。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目前,官方信息發布還存在不及時,沒有針對性的問題,有時只有一些表面文章,有時官方甚至用造謠的方式來辟謠,這就造成了官方的公信力比較低。解決謠言的問題,關鍵就是官方能否及時和充分并有針對性地把相關信息告知社會。
平均每天1.8條謠言被報道
中國社科院
2012年出現在媒體上的謠言類別,排前三位的分別是娛樂、治安和民生類謠言,分別占17.3%、16.1%和11.3%。2012年,平均每天有1.8條謠言被媒體報道,平均每條謠言有7.8條相關的新聞。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透過2012年媒體報道的671條謠言,看到的是中國民眾內心深處與日俱增的擔憂與恐慌。其次,還看到了中國社會斷裂在一定程度上的加劇,干群之間、群體之間以及個體之間信任匱乏、矛盾重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謠言的發生在社會學上有一個公式,即謠言發生的概率和規模,和老百姓跟社會的關聯程度正相關,跟事件的透明度負相關。這個事件跟老百姓關聯度越大,大家越會關注。事件透明度越低,傳播的可能性越大。
焦點2 網絡反腐
網絡舉報信息真假難辨
中國社科院
一部分網民濫用網絡言論自由權,或為了賺取眼球等,發布虛假信息,進行不實舉報。不明真相的“圍觀”網民以訛傳訛,虛假舉報獲得很高的點擊率和跟帖,使網絡反腐陷入真假難辨的混亂無序狀態。紀檢及相關部門不得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對真假信息進行甄別查證,造成原本很有限的反腐資源浪費。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要建立完備的舉報人保護機制,為網民通過實名開展網絡反腐解決后顧之憂。還應建立公開透明案件受理、辦理和完結公示系統,做到舉報順暢、過程透明、結果公開。嚴厲打擊報復舉報人的犯罪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網絡反腐,只是反腐的一個環節,不能說這個環節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了。老百姓的取證等能力有限,有時候能真實、有效提供一些線索,接下來包括公檢法等相關部門應該跟進,再跟社會有所交代,這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
網絡反腐低俗化傾向嚴重
中國社科院
從近幾年的網絡反腐案例看,無論是經查證屬實的案例,還是虛假的網絡曝光,大多與“情婦”、“二奶”、“包養”等字眼聯系在一起。究其原因,這樣的“桃色新聞”更具眼球效應,更易引發輿論關注。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部分黨員干部中的確存在奢靡浪費、生活腐化墮落等腐敗現象,但這僅是腐敗現象的主要表現之一。實際上,腐敗的表現形式還有徇私枉法、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買官賣官等。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網絡反腐低俗化傾向嚴重,是因為官員腐敗事件確實存在跟桃色事件有關的現象,這是事情本身造成的,不是老百姓對這個有興趣。如果官員沒有這樣的問題,就不會有這樣的事件和報道,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說法。
■ 鏈接
2012年每月謠言數量及最受媒體關注三大謠言
1月 33件 魯尼離開曼聯;柳州鎘污染;卡斯特羅去世
2月 44件 保定發現“非典”;紫金丙肝疫情;鎮江水二次污染
3月 53件 軍車進京、北京出事;深圳飛機撞上航站樓;長沙菜中毒
4月 59件 查韋斯去世;里皮加盟恒大;萬達王建林被調查
5月 68件 章子怡被限制出境;山西首富跑路;西瓜打針增甜
6月 75件 拆分鐵道部;楊梅噴灑膨大劑;河北“收童男童女”
7月 75件 橫店兩女星被奸殺;佛山限購限牌;南京9歲孩子沒戶口失學
8月 78起 80噸黃金儲備下落不明;印度種族屠殺;敘利亞副總統叛逃
9月 54起 張馨予坐臺;西紅柿螃蟹同食中毒;陜西副省長包庇“表哥”
10月 57起 蘇州570頭牛感染炭疽;卡斯特羅病危;浙江溫嶺神水
11月 46起 微信病毒;吃豬肉等于自殺;王菲、李亞鵬離婚
12月 29起 末日謠言;羽毛球被奧運開除;太原公安局長李亞力自殺
甄別謠言 廣看信源
普通老百姓,想要了解一個事件真實與否,首先要看發布信息的源頭,即信源。一般而言,正規的報道,都會提供信源,網絡上很多信息不提供信源,甚至是很模糊的狀態。這是很好的甄別方法之一。
信源的廣泛性很重要。你知道一個事情之后,要從各種角度去獲得與其相關的信息,來判斷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單一信源可能有欺騙性。渠道本身多樣化,可信度更高。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主任孫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