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8日電(記者孫玉波)我國城市交通發展目前同時承受城市化和機動化的雙重壓力,而且受到生態環境保護和土地資源短缺的制約。推行“公交優先”發展模式,成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高交通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國家已確定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優先地位,各地積極出臺“公交優先”的相關政策,行業改革穩步推進,公交企業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構建“城市公交優先”體系
按照國家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見,地方政府紛紛提出構建“城市公交優先”體系,制定實現城市公共交通“便捷、安全、舒適、經濟”的目標和政策。目前,四川、湖北、江西、青海、江蘇等地已出臺了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實施方案。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各地進一步加大了對城市公交場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一些城市還積極拓展建設資金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和國外資金投資建設城市公共交通設施。
許多城市的主干道新建了港灣式停靠站,配套建設站臺設施并合理設置出租車停靠站,全國共有200多個城市設置了公交優先車道或專用車道。
公共交通行業改革穩步推進
各地在推動公共交通行業改革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對投融資體制進行了改革,加大了政府投入,積極吸引國內外資金,加快公交的發展。穩步推進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投資主體出現了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了“行業公益性、運作市場化”的發展新路。
積極推行特許經營制度,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選擇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資者或經營者。據統計,已有上海、濟南、武漢、沈陽等27個城市實施了特許經營制度,加強了對經營資格、技術和服務工作的審查把關,統一了行業管理標準和要求。
行業市場監管機制初步建立,進一步加強了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規范運作的監管。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對經營資質嚴格審核,嚴厲打擊非法營運。企業內部開展文明線路創建活動和建立星級服務評定制度,運用行業稽查、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等綜合手段初步形成了行業綜合評估監督體系。
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各地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通過強化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使運營效率得到了提高。江蘇省90%以上的公交線路實行了“無人售票制”和“乘車一票制”。常州、蘇州等城市引入了GPS、GIS等智能化公交營運管理技術。上海、北京、天津、廣州等100多個城市建立了不同規模的公交IC卡應用系統。北京、重慶、濟南等城市初步建成公交智能調度和信息服務系統。部分城市開通了小區巴士,在城市支線上布設公交線路,擴大公交線網的覆蓋面,以方便群眾出行。
文章由(lisong)網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