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牛凈虧損7.669億或因燒錢營銷 為降成本押注直采模式
9月1日,攜程(CTRP)、去哪兒網(QUNR)發布第二季度財報,此前,途牛(TOUR)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三家公司凈營收均實現同比增長。不過,三家公司二季度均發生虧損,其中,途牛以7.669億元的凈虧損成為虧損最多的公司。
途牛首席財務官楊嘉宏在發布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中解釋稱,第二季度途牛產生較大虧損,是由于公司在過去兩年里都在投資推廣途牛的品牌,以及運營費用的不斷提升造成的。
途牛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內兩大OTA的整合造就了一個獨特的市場機會,供應商和客戶都在尋找更多購買旅游產品的選擇,此時的行業動態成為途牛發展的契機。
盡管前路看似光明,但何時終止“燒錢”模式以及面對高額成本如何節流,仍是途牛亟待解決的難題。
燒錢營銷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5月上市以來,途牛一直處在虧損漩渦中,2014年8月,途牛公布的上市后首份成績單顯示,當年二季度虧損為1.136億元;2015年,財報顯示全年虧損為14.6億元;今年第一季度,凈虧損達5.4億元。
8月23日,途牛公布了截至2016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季度旅游產品總交易額(包括跟團游、自助游和旅游相關的單項產品)為45億元,同比增長94.3%;凈收入為24億元,同比增長55.6%;凈虧損7.669億元,較2015年同期凈虧損2.462億元增長 212%。僅今年上半年,途牛虧損額已超13億元。
執惠旅游CEO劉照慧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不同于商旅旅游,休閑度假旅游本身屬于低頻消費,普通家庭平均每年只會安排1-3次休閑度假,所以獲客成本比較高,現在OTA的平均獲客成本約為2000元,這使得虧損成為OTA的普遍現象。另外,OTA對于整個市場的培育,包括品牌的教育投入比較大,每家OTA都會拿出年收30%左右的比例去做營銷,而其產品的毛利率僅在5%以內,這就造成了OTA高投入、低回報的普遍現象。
途牛的高投入業內聞名,尤其是在營銷方面。途牛二季度營業成本為22.416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55.0%。其中,途牛第二季度銷售與市場營銷費用為6.233億元,同比增長169.0%。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于品牌營銷(例如電視節目廣告等),本地化營銷,VIP客服團隊的擴充以及計入了之前與京東交易相關的無形資產攤銷。
據不完全統計,途牛合作過的熱門節目包括《非誠勿擾》《奔跑吧兄弟》《最強大腦》《中國好聲音》《花兒與少年》等,還與《唐人街探案》《澳門風云3》等熱門電影進行了合作,除此之外,途牛還啟用了林志穎+周杰倫的雙代言人模式,下足本錢。
途牛對營銷的產出頗為滿意。途牛方面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依托于品牌的高認知率,途牛推出的323旅游節、會員日等促銷活動,均獲得了用戶的廣泛參與,這充分反映了用戶對途牛的忠誠度。而二季度,途牛交通、住宿產品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交易額分別是同期的11倍和8倍。
途牛旅游網CEO于敦德也表示:“我們認為長期投資是最有效的投資方式,雖然長期投資會一次性地體現在當年,造成費用的增加,但是這些投資所建立起來的品牌等無形資產會持續發揮巨大作用。”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途牛的營銷增幅長期遠高于營收增幅。這一次,途牛意識到是時候直面問題。在上述電話會議中,楊嘉宏罕見地第一次提到“控制成本”,他表示,今年下半年途牛也開始采取一些成本控制措施,將努力提升毛利率,同時降低運營費用占收入比例,降低未來虧損額度占總收入比例。并且承諾, “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大家會看到我們在虧損方面顯著地收窄”。
不過,一位不愿具名的在線旅游分析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途牛營銷效果一直是有的,所以途牛不會那么輕易放棄,尤其是在最近市場并不太好,資本也不是容易獲取的情況下收縮營銷,減少公關廣告投入,會給人一種經營乏力的感覺,所以途牛無論如何都要撐下去。
危急中的出路
途牛并非沒有在尋找降低成本的方法。途牛稱,途牛董事會已批準股票回購計劃,接下來的12個月內可能會回購最高1.5億美元的普通股或美國存托股票。而這一計劃,正是為了降低成本。
另一項本為降低成本而實施的項目,卻已付出了高昂費用。研報顯示,第二季度途牛研究與產品開發費用為1.413億元,同比增長129.6%,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于產品品類拓展(例如交通票務預訂、酒店預訂和金融服務等)、在線技術提升以及直采和產品開發人員增加引致相關費用的增加;第二季度管理費用為1.415億元,同比增長93.9%。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于業務擴張(如增設區域服務中心和拓展產品品類等)帶來的管理人員數量的增加。
近幾年,途牛一直在努力發展直采模式。2015年,為推進直采模式,途牛通過與京東、海航合作、投資五洲行旅行社等方式增強上游資源掌控能力。通過對旅游產業鏈資源的整合,目前途牛的直采比例已達交易額的30%,但同時管理費用也快速飆升。
“目前來看,直采成本比較高,但是長期來說,這肯定是一個優勢。”劉照慧認為,直采模式最直接的一個影響就是降低成本,去除中間批發商的加價,有助于形成產品價格優勢;另外,途牛能夠形成自己對產品的管控,特別是在出境游方面,能夠對途牛服務提升起到幫助。
途牛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2016年第一季度,途牛直采業務對總交易額的貢獻超過1/3,其中出境游增長明顯。途牛還有更大的野心,其將直采的觸角伸向了國外。“我們在海外采購資源,銷售給全球客戶,不止服務中國人。2016年,途牛將聯合分布在全球的供應商,在繼續專注打包休閑旅游產品的同時,全面布局資源直采,今年直接采購比例有望達到50%。”途牛旅游網總裁嚴海鋒在8月末的一次公開發言中介紹道。
然而,危機四伏。近幾年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途牛的優勢板塊跟團游被認為走向式微。艾瑞咨詢《2016年中國在線旅游行業檢測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旅游度假市場結構相比上年略有變化,自助游占比55.5%,相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跟團游占從2014年44.7%下降至 44.5%。
不過,途牛二季度財報用數據擊碎這一猜測。2016年第二季度,途牛跟團游(不包括跟團周邊游)的出游人次為610958,較去年同期的308417人次增長98.1%;跟團周邊游的出游人次為634799,較2015年第二季度的476375人次增長33.3%;跟團游收入(絕大部分以全額確認)為 22.133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50.9%,這一增長主要源于中東、非洲、東南亞、澳新、北美等出境目的地旅游收入的增長。
事實上,跟團游市場仍有相當大潛力,特別是在出境游市場。中國旅游研究院與攜程聯合發布的《消費升級:2016上半年中國出境旅游者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的旅游統計數據,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590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4.3%,并且,跟團游依然是出境游主流,占比超過50%。
劉照慧表示,第一次出境游的人群中,仍有大量人群選擇跟團游。中國人口中護照擁有量僅為6000多萬,占總人口的比例不足5%,除北上廣深外,很多地區仍有大量沒有出過國的人,這些市場紅利仍有巨大的發掘潛力。
途牛背負著很多問題,卻也擁有很多可能。“看一個企業的發展,不能只看到虧損,而企業現金流是一個比較健康的、能夠衡量一個企業生產能力的重要資料。從市場紅利期上來講,途牛還是有機會的,而休閑度假旅游市場也是有潛力可挖。”劉照慧認為,現金儲備還有59億元的途牛,未來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