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國第一家超市采購聯盟“上海家聯采購聯盟”,到之后的四方聯采、浙江連鎖超市采購聯盟、中永通泰家電采購聯盟等等;從引進IGA、SPAR國際自愿連鎖,到組建中國超市聯合采購聯席會議。
無論是組建自己的采購聯盟,還是引進國際自愿連鎖,中國本土超市在聯合采購之路上,一直不斷嘗試,不斷探索。
這些采購聯盟,有的已經解散,有的已經名存實亡,有的還在堅持,有的已經沒有聯合采購,更多是成員知識的分享和交流.....
聯采前景如何,究竟能走多長的路?在筆者心里還是一個疑問,相信在很多人心里也沒有答案。
從表面看,聯采的成功需要成員之間充分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這些相互支持甚至有時需要短時間內犧牲和影響成員的利益。
難的是,這種信任和理解,究竟能經得起多長時間的考量?如果要犧牲自己的利益,有多少企業又能舍得付出,利益的低限又是多大?
聯采組織是公司化運作?還是非贏利性服務機構?如何沒有利益介入和捆綁,成員企業如何才能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如何加強執行,如何才能持續推進?
這些都還需要深思,更需要企業高層的拍板決策,需要高層的真正重視和清晰的認識,所以“思想的改變”可能是聯采的第一步。而且這種思想需要能經受住不斷的考驗,包括企業內部的一致認同、利益的受損、聯采商品的滯銷或旺銷等等。所以是否能夠堅持,顯得至關重要。
也許很多時候,我們迷惑的是:不明白到底是否該堅持?還是該放棄?
但筆者相信,其實每一行,每一條路,都會存在機會,最重要的還是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有什么樣的資源,認識自己的團隊,認識企業的發展階段和時機,明白在不同的條件和資源下做出不同的決定。
而認清團隊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環。對于超市企業和行業而言,組建采購聯盟,勢必要介入上游生產環節,以及類似批發經銷環節,其實也就是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需要新的專業知識,需要專業的能力,這些都是考驗執行團隊的能力,一個優秀的執行團隊需要具備協調各方關系的能力,整合資源的能力,持續創新和調整的能力。
對于采購聯盟,我們真誠祝愿!理想總是美好的,行動是真正的關鍵。
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放棄嘗試,在嘗試中不斷探索,或許會有跌倒,但唯有嘗試也才能有前進!
文章由(lisong)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