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經濟論壇主題系列報道:尋找中國創新榜樣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璐晶 曹昌|北京、長沙報道
2012年,一股“制造業回撤”的風潮在西方國家彌漫開來。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強調,為了讓美國經濟“基業長青”,需要重振制造業。金融危機之后,金融衍生品帶來的虛假繁榮讓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實體經濟對于國家發展、抵御經濟危機具有決定性作用。
作為我國實體經濟的基礎,裝備制造業在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如今,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正在“趕路”。
2013年11月6日央視財經頻道制作的專題紀錄片《大國重器》播出,該片在回溯中國裝備制造業艱難奮進的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創新成就和未來前景。
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之路面臨哪些挑戰?創新驅動的關鍵是什么?中國如何完成從裝備大國到裝備強國的轉變?
挺起腰桿談價格
曾幾何時,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在向外國買技術的日子里“不議價”成為許多中國企業心中永遠的痛。
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是功率半導體器件第三次技術革命的代表性產品,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高壓變頻等戰略性產業領域,該產品長期被國外壟斷。
“定價權不在自己手里,即使有錢有時也買不到貨,一臺偌大的電力機車,往往就被幾個(進口)關鍵零部件‘吃掉’了。”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江華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吃盡苦頭后,公司終于在2009年完成IGBT器件的技術開發,產品不僅奪回了國內市場,而且海外市場供不應求。
目前,中國南車的IGBT器件除滿足自身需求外,在全球實現的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人民幣。
中國企業越來越多的專利技術不僅在“買方市場”獲得了主動,也在“賣方市場”挺起了腰桿。
中國甕福集團董事長何浩明對此就很有發言權。2007年11月,甕福集團成功中標世界上最大的磷肥選礦廠——沙特阿拉伯政府礦業開發的一個重要項目。回想當年,確保翁福集團在競標中最后勝出的秘密武器是一項中國獨有的可以從磷肥的副產品中提取無水氟化氫的技術裝置。這項技術將給沙特工廠每年帶來2億美元的超額利潤,這對沙特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