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通報了2013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結果,包括雅芳玫瑰亮白潔容霜在內的6批產品因檢出禁用物質或限用物質超標,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國家食藥監總局發文要求,對通報的不合格產品一律下架并停止銷售。
事實上,化妝品中含禁用物質已經不算是新聞。近年來,光是被曝光出來的此類事件就可謂不勝枚舉,化妝品行業也為此屢陷違法添加漩渦。禁用物質為何屢次現身化妝品中,這到底是廠家的刻意為之,還是技術上無法避免的難題?
事件:
6批次產品被檢出不合格
據悉,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要求,河北、吉林、福建、山東、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行政區域內宣稱美白、祛斑類和染發類化妝品開展了監督抽檢。抽檢結果顯示,在505批產品中,一共有6個批次產品被檢出不合格。
在上述不合格名單中,消費者廣為熟知的雅芳赫然在列。記者在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上看到,批號為2013年10月27日生產的雅芳(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雅芳玫瑰亮白潔容霜,被檢出禁用物質苯酚。
據業內人士介紹,苯酚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品,是生產某些樹脂、殺菌劑、防腐劑以及藥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但是苯酚對人體皮膚及粘膜有腐蝕性,嚴重可以致癌致畸。因此我國《化妝品衛生標準》(GB7916287》規定了苯酚在祛斑美白類化妝品中為禁用物質,在染發洗發類化妝品中為限用物質,其限用量不得超過2%和1%。
12月2日,微博藍V認證的中國雅芳發布聲明,稱經雅芳中國核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抽檢結果中所提及的“雅芳玫瑰亮白潔容霜”不在雅芳公司中國地區當前生產及銷售產品的目錄之列。并聲稱,雅芳一直致力于遵守最嚴格的產品安全標準。不過,來自國家藥監總局的信息則顯示,雅芳玫瑰亮白潔容霜由雅芳(中國)有限公司生產,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涉事批次雅芳玫瑰亮白潔容霜中檢出苯酚12μg/g。
而除了雅芳,其他企業基本都是廣東化妝品公司,染發膏成為不合格產品重災區。廣州市伊維娜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伊維娜染發膏(黑色)、佛山市南海區黃岐神采美化妝品廠生產的黛尼美源養發黑油、廣州市白云區伊貝詩精細化妝品廠生產的清水一抹黑生態黑亮染發膏,被檢出禁用物質間苯二胺;佛山市南海豐婷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花慕蘭護手霜、深圳市綠馨顏日用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雪妃美白保濕霜,被檢出限用物質丙烯酰胺超標。
追問:
是原料衍生物還是刻意添加?
針對6批次產品被檢出不合格的事件,一位日化行業觀察人士指出,查出違禁物質對化妝品品牌傷害很大,化妝品最怕碰的就是“有毒”,一款產品出現問題可能傷及整個產品線。但饒是如此,化妝品中被查出違禁物質,卻是一件稀松平常之事。
2006年9月,SK-Ⅱ被檢出含有鉻釹違禁物質問題,倩碧、蘭蔻、迪奧、雅詩蘭黛四大知名化妝品牌隨之也卷入了這場鉻釹風波,引起公眾一片嘩然;2007年1月,“迪豆痘速消”致數名消費者臉部皮膚紅腫潰爛,有關部門抽檢后發現該產品含有禁用物質氯霉素;2011年12月,國家食藥監局曝光“東洋之花美白水潤面貼膜”、“白里透紅美白日霜”等18種產品檢出汞、苯酚、氫醌等超標禁限用物質,不符合相關規定……
面對層出不窮的類似事件,公眾將矛頭直指化妝品廠家違法添加。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一則通報中,也明確指出,針對有舉報稱個別企業在化妝品生產中違法添加化妝品禁用物質的問題,化妝品生產企業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嚴格執行化妝品有關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批準或備案的配方和工藝進行生產。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有毒的成分之所以跑進日化產品中,或為原料衍生物。有日化行業人士向媒體透露,雅芳公司直接添加苯酚的可能性較小,更多的可能是生產原料的衍生物。苯酚類的化學物質可以作為香精中的定香劑,使香精中香氣較持久、揮發較緩慢。但是如果提純不干凈的話,可能會有苯酚類物質的殘留物存在
“對于原料的衍生物,技術上無法避免,雅芳自己是控制不了的。”上述行業人士表示,防腐劑合成時帶有的一些殘留物,也有可能導致檢出苯酚。
困境:
檢測手段落后難以規范
據中消協披露,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已經是日本和美國之后的世界化妝品第三大市場,銷售額從1986年的3.5億元人民幣發展到2011年的1700億人民幣。同時,化妝品消費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
近年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屢次下發通知,要求地方各級化妝品衛生監管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加強對轄區內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日常監管和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使用化妝品禁用物質等行為。
據記者了解,在2006年化妝品安全問題頻發的背景下,2007年版《化妝品衛生規范》對禁用物質加大了管理范圍,禁用物質數量大幅增加790種。同時,規范還對幾種新的禁限用物質的檢測方法做了補充。
不過,新規范的頒布似乎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檢測手段落后,新規范雖將禁限物質種類增加到1286種,但新規范頒布的主要意義,更多體現在使化妝品檢測和管理有法可依,在實際操作中卻難以落實。
“事實上,即便沒有增加新的禁限物質,化妝品日常檢測項目也不可能按照規范一一對應。”有業內人士指出,化妝品衛生規范的更新,關鍵是要跟上生產技術的更新速度,國際通行的辦法都是每隔數年就更新一次規范。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陳少軍此前也曾表示,目前對化妝品質量問題難以做到事前監管,化妝品產品質量最終還要靠企業和行業自律來實現,行業協會只能起到事后應急的作用。
有專家指出,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是很低端的,管理方式就是發衛生許可證,如果能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管,整個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環節都會不一樣。應通過事后的制裁和事后救濟制度的設計,增加規則的權威性和威懾性,從而使經營者不敢從事損害消費者安全權的行為。同時,要構建和完善信息的強制和自愿披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