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發起“無座火車票該不該半價”的討論,迅即引起眾多網友熱議。這并不是一個新鮮話題,近幾年,每逢春運人們都會討論“站票半價”,雖然大多數人贊同,無奈鐵路部門無動于衷。現代快報記者就這個“老話題”再次詢問鐵路部門,相關人員的回答是“不清楚,也不好說”。
先來看“站票半價”的理由。其一,“坐火車”與“站火車”的舒適度相差懸殊,對于路途遙遠的乘客,“站火車”簡直是活受罪。換言之,無座票與有座票的實際價值相差巨大,無座票價值較低,票價也應較低。其二,無座乘客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服務,既然服務打了折扣,無座車票的價格也應打折扣。沒有享受到應有服務的無座乘客,卻要與有座乘客掏一樣的車票錢,不公平不合理。其三,無座乘客以農民工居多,他們由于各種原因“搶”不到票,他們收入較低,甚至干了一年還沒拿到工錢。從關愛弱勢群體的角度,作為一種人性化措施,即使做不到“站票半價”,也應該給無座火車票打個折。
再來看拒絕“站票半價”的種種理由能否站得住腳。理由之一是原鐵道部于2008年的回應:“站票半價”會使更多人擠向鐵路,造成列車嚴重超員,危及行車安全。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限制每列客車的售票量即可。這個主動權掌握在鐵路部門和運輸企業手里,所謂“造成列車嚴重超員”完全可以避免。實際上,在目前“站票全價”的情況下,春運期間的列車也嚴重超員,鐵路部門怎么不擔心行車安全?
理由之二是原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的說法:如果“站票半價”,不同票種不好組織售票。一些網友也有類似的擔心:如果大家圖便宜,都去買半價的站票怎么辦?姑且不論這種擔心是不是杞人憂天(我不相信會有很多乘客為了省錢寧愿“站火車”),即使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也很好辦:先賣座位票再賣站票即可,只有當座位票賣完后才開始賣站票,這個主動權也完全掌握在鐵路運輸企業手里。
理由之三是買了站票的乘客未必一路站到底,中途可能有空位可坐,這樣他們就占便宜了,而列車員也不便強行禁止。這個理由其實有些想當然。以前確實存在這種情況,而現在,隨著全國聯網售票,絕大多數列車實行全程對號入座,沿途車站會將中途下車乘客留下的座位重新出售,這樣,在春運期間,絕大多數無座乘客都要一路站到底,能“撿”到座位的只是極個別乘客,何必斤斤計較。而在平常客流不多的時候,如前所述,先賣座位票再賣站票即可。
理由之四是根據《鐵路客運運價規則》,火車票價按乘客乘車路徑長短計算,與站著還是坐著無關。這種說法毫無道理,同樣是從北京到上海,為什么坐票比臥鋪票便宜、硬臥比軟臥便宜呢?這說明票價不只是按乘車路徑長短計算,還跟舒適度直接相關。至于運價規則,那都是鐵路部門制定的,“站票全價”這個規則不合理,所以需要修改。
由此觀之,拒絕“站票半價”的幾個理由均站不住腳,實行“站票半價”(或給站票打折)并非缺少可行的辦法,而是缺少應有的誠意以及對民意的尊重。鐵路客運具有公益屬性,壟斷者享受了壟斷的好處,就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將票價制定得更加公平合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