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隔四年,連鎖藥店知名品牌“三九連鎖”,再次面臨改嫁命運。
2月10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三九連鎖100%股權,掛牌價892萬元,賣方為無錫惠潤藥業有限公司和華潤醫藥。對此,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向《金證券》記者指出,華潤此舉或為甩包袱。“由于連鎖藥店的固定成本不斷上漲,醫藥生產商布局垂直式的銷售模式,連鎖藥店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
三九連鎖“改嫁”
看似平常的轉讓行為,背后卻折射出連鎖藥店生存艱難的現實。
從掛牌信息來看,三九連鎖201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5.6萬、凈利潤498.57萬、凈資產212.55萬。2013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得到大幅改善,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1048萬、579.34萬,凈資產也達到791.89萬。根據評估機構沃克森的估值,截至2013年上半年,三九連鎖估值891萬,與轉讓價格892萬元基本相當。
“參考三九連鎖盈利數據,892萬元的價格看似容易回本,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郭凡禮向《金證券》記者坦言,轉讓方要求意向受讓方須書面承諾,成功受讓本項目后,必須在半年內更改標的公司名稱及下屬分支機構的名稱,不再使用含有“三九”名稱、字樣的品牌、字號、商標、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及由此冠名的相關網站。郭凡禮稱,“這樣一來品牌效應將大大降低,很難保證以后繼續實現同樣的年收益。”
盈利艱難被棄
資料顯示,三九連鎖成立于2001年5月,曾提出創建中國連鎖藥店第一品牌的目標,輝煌時業務遍及15個省份,最初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后經兩次增資,注冊資本變更為1.72億元。《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三九連鎖曾是上市公司華潤三九(000999,股吧)旗下資產。2009年,華潤三九將三九連鎖轉讓給自家“親戚”——華潤醫藥,“聘禮”只有1元錢。據悉,三九連鎖的低價轉讓,正是因為其盈利艱難。
四年后,三九連鎖再次遭到拋棄。華潤此舉,是否意味著公司將完全退出藥品零售領域?帶著疑問,《金證券》記者試圖聯系華潤醫藥,但公司方面未有回應。
上海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表示,由于華潤集團內部處置資產的原因,要求兩股東退出,因此才有此番公開轉讓相關股權的事宜。今年1月20日,國資委發布指導意見,要求中央企業加大內部資源整合力度,使資產規模與價值創造能力相匹配,對資本回報長期低于資本成本且無發展前景的存量資產應有序退出。
行業并購加快
公開資料顯示,近兩年來連鎖藥店并購頻率加快。曾在上海當地頗具規模的開心人大藥房和新寶豐大藥房,先后被上海益豐大藥房收入囊中。2012年,上市公司九州通(600998,股吧)也并購了安徽元初藥房連鎖和昆山九洲通大藥房連鎖。在今年年初的股東大會上,九州通副董事長劉兆年在與投資者交流時表示,公司將在醫藥零售連鎖領域繼續布局,將有并購動作。
郭凡禮對《金證券》表示,中國排名前三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合計營業額不足整個市場份額的10%,而美國連鎖藥店前三強所占的市場份額則超過了70%。因此,我國連鎖藥店行業發生并購勢不可當。
連鎖藥店上市困局
金證券記者 陳巖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直言,“連鎖藥店的固定成本不斷上漲,醫藥生產商布局垂直式銷售,加上藥價下調,電商競爭等趨勢,連鎖藥店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
艱難的生存條件下,行業內領先的連鎖藥店紛紛將目光投向資本市場。根據證監會最新披露的IPO排隊企業信息,鴻翔一心堂于2012年5月過會,但無緣IPO重啟首批發行。與鴻翔一心堂同期提交IPO申請的益豐大藥房和老百姓大藥房,目前仍處于“落實反饋意見”階段。
公開信息顯示,老百姓大藥房盈利能力差、益豐大藥房擴張失速,導致兩大藥店連鎖企業沖擊藥店連鎖第一股的上市計劃停滯。此外,鴻翔一心堂也面臨毛利下滑等質疑。
連鎖藥店上市前景堪憂不無道理,海王星辰就是藥店企業最好的例證。作為全國藥店行業的探花,海王星辰于2007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超過3.8億美金,是中國連鎖藥店行業首家境外上市公司。但海王星辰最新股價約為2美元,總市值約1.98億美元,與2009年最高位的7.6美元相比,五年間海王星辰市值縮水超過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