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真地反思一下我們的領導力吧!員工離職率往往折射出領導力不足的現狀,執行力差、山頭主義、扯皮推諉、滿意度低、敬業度差等狀況是目前中國企業的現狀,也成為中國企業難以突破的瓶頸。目前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領導力理解成為權力和權利,這也是多少年來陰魂不散的帝王思想的作祟。權利是一味迷魂湯,同樣也是一味還魂湯,如果飲下這道孟婆湯,有的人就變得讓我們陌生起來,由謙卑變得越來越誑傲,由孺子可教變為好為人師,由滿面春風變得冷若冰霜。
中國式的領導力有三個特征:帝王學復辟,重術輕道,照貓畫虎。
對于正面臨升級轉型的企業,2014年,重新定義領導力很重要,也很急迫。
過去30年,中國經濟、社會迅猛發展,人們從重視一元化的權力體系,到如今強調使組織和團隊更加強大的“領導力”,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但一些明星企業家和創業者在享受諸多美譽時,似乎成了卓越領導力的化身,事實真的如此嗎?
為什么喬布斯不是領導者?
2008年,我與《基業常青》和《從優秀到卓越》的作者、著名管理學大師吉姆·柯林斯討論領導力問題。當時,他對最熱門的企業家喬布斯給出的評論讓我們十分驚訝:“我不認為喬布斯是一個領導者”。
為什么?吉姆·柯林斯說:“喬布斯是貝多芬。貝多芬從來沒有領導什么,而是創造了九部美麗的交響曲;喬布斯則把蘋果公司作為交響樂隊,創造了一些美麗的交響曲,但是我沒有看到證據,證明喬布斯是在締造偉大的公司。偉大的領導者,留下的遺產應是偉大的公司。”在吉姆·柯林斯當時看來,喬布斯留下的遺產很可能是那些令人驚嘆的個體創造。
其實在中國國內,對馬云等一批新型創富人士的崇拜,與當時人們對喬布斯的崇拜如出一轍。
需要重新定義領導力。
我們現在在關注淘寶的時候,不要忘了2011年阿里巴巴的“誠信危機”,不要忘記了當時被迫辭職的一批高管。在人們鼓吹馬云的領導力時,我看到的則是作為領導者本身的他沒有承擔責任,而是選擇了讓其他人來為危機買單。回想2008年在三聚氰胺丑聞持續發酵之際,牛根生曾經頗為沉痛地表示:“責任在誰?我們每個人都脫不了干系。”這句話看似合理,其實有很大的邏輯問題,作為領導者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讓在坐的所有人分擔,就是對自己義務和責任的逃避。
除了馬云之外,近年來最受關注的企業還有富士康。一些人鼓吹富士康內部優越的硬件條件以及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認為那些選擇跳樓的工人都是心理素質不過關。這也是一種對于領導力的誤讀,其中的隱喻就是管理者就是帝王,組織就是軍隊,執行力第一,感情和心理問題則不在考慮之列。
以上種種都是對領導力的誤讀,領導力應是密切聯系群眾、想盡辦法干大事和難事,這也意味著管理者肩負著培訓、引導以及組織的重大職責。而絕對不僅是高高在上指引戰略,也絕對不是創造出一款優秀的產品。他必須懂得篩選人才、培育團隊、前瞻遠景、實現目標,這才是領導力的本質,對于正在面臨升級轉型的中國企業來說,2014年,重新定義領導力很重要,也很急迫。
那么,中國式領導力在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何處?我們原有的權力模式強調組織與服從,卻忽視個體與責任,在全新的組織形態下,領導者要密切聯系群眾,積極進行組織內溝通,并且找尋愿景和目標,提出解決辦法再發動群眾辦大事和難事,而非簡單地發號施令。
我們真正要想學習的應該是管理的“道”,是真正的領導力,我們應該深刻領會、領悟管理的理念、精神,做到融匯貫通,只有理念的變革才能最終改變我們的行為,并通過行為變革最終實現創新。因此領導力離我們漸行漸遠。真可謂領導力“知”也不咋的,“行”更是不咋的了!

